这首诗描绘了台湾阳明山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民俗活动。首句“七鲲身外暮云生”,以“七鲲”象征广阔的海域,傍晚时分,云雾从海面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赤嵌城边竞渡声”,赤嵌城是台湾早期的港口城市,诗人通过竞渡声,展现了当地渔民和居民欢庆的场景。
“沙线茫茫连岛阔,蒲帆叶叶映霞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沙滩与岛屿,以及在霞光中航行的蒲帆,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接下来,“鸣榔惟有渔樵侣,捩舵时同犵狫行。”鸣榔是渔民捕鱼时敲击船板发出的声音,这里指出了渔民与樵夫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犵狫行”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最后,“新月一钩悬碧汉,刚听画角咽初更。”新月如同碧空中悬挂的一钩,夜晚的画角声在初更时响起,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深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台湾阳明山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