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其二)

一夕复一夕,一朝复一朝。

朝夕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

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

来波去浪涉无尽,石行泐矣当奈何。

酒杯融融,吾留六龙。

六龙不留我心苦,夜半高歌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一夕复一夕,一朝复一朝”的反复陈述,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逆转性。接着,“朝夕递相送,岁尽何必在今宵”一句,表达了对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深深忧虑。

“噫乎岁如江上之波,我如中流之石抵荡磨”,诗人将自己比作江中的石头,面对不断涌来的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石头虽能抵抗冲击,却也难以避免被磨损的命运。这种比喻既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暗示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感。

“来波去浪涉无尽,石行泐矣当奈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之情,指出无论石头如何抵抗,最终都会被时间的浪潮所侵蚀。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避免的衰老、消逝。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酒杯融融,吾留六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借饮酒和留住太阳(六龙代表太阳)来表达对时间的挽留和对抗。然而,“六龙不留我心苦”表明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无法真正阻止时间的流逝,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依然存在。

最后,“夜半高歌泪如雨”则以强烈的动作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夜高歌时的悲痛和泪水如雨落下,形象地表现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切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时间不可逆性的无奈接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元日石固

大騩南畔午停舟,小溵东头步写忧。

并路牵衣儿有母,望乡遮眼树无雠。

银幡士女王正月,落日河山古豫州。

孤迥天涯正悽绝,谁家岁盏拥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人日度荥泽口

黄流滚滚自天来,夜斩层冰晓楫催。

广武山头初日上,大梁城北乱云开。

亲心逐子前年度,游辙何时此济回。

多谢河公好看客,安澜空望古今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邯郸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荡阴谒岳祠

荡阴城东乔木寒,下马岳祠瞻表桓。

怅望公生一洒泪,萧条雨歇独凭栏。

长城道济才无愧,异姓汾阳福竟难。

更苦西邻有冤圣,请歌文操慰忠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