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行寄王善父

炎云六月光陆离,人在闽南餐荔枝。

荔枝日餐三百颗,红绿亚林欺众果。

绛罗系树蜡封蒂,尚食擎盘献青琐。

涪州岁贡与此同,意昔移根来汉宫。

天生尤物不用世,沾洒蜑雨吹蛮风。

蛮风蜑雨振林薮,西域蒲萄秋压酒。

劝君莫近杨太真,传说骊山尘污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莱的《荔枝行寄王善父》以荔枝为题,描绘了荔枝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以及其在古代的特殊地位。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炎云六月光陆离,人在闽南餐荔枝”,通过“炎云”和“陆离”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六月炎热的天气和荔枝成熟时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闽南的热带雨林之中,感受着夏日的热烈与荔枝的甜美。

接着,“荔枝日餐三百颗,红绿亚林欺众果”,描述了人们对于荔枝的喜爱,每天食用三百颗,甚至超过了其他水果的吸引力。这不仅体现了荔枝的美味,也暗示了它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

“绛罗系树蜡封蒂,尚食擎盘献青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仪式感。将荔枝用绛红色的布包裹,蜡封果实的底部,然后由专人捧着盘子,恭敬地呈献给皇宫中的贵族,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尊贵与神秘。

“涪州岁贡与此同,意昔移根来汉宫”,提到了荔枝作为贡品的历史,说明荔枝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进贡之物,与汉宫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天生尤物不用世,沾洒蜑雨吹蛮风”,表达了对荔枝这种天赐之物的感慨,虽然它天生独特,却未能在世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能被风吹雨打,象征着命运的无常。

最后,“劝君莫近杨太真,传说骊山尘污人”,借用了杨贵妃的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美色与享乐,以免陷入历史的悲剧之中。整首诗在赞美荔枝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荔枝行寄王善父》不仅是一首赞美荔枝的诗作,更通过荔枝这一载体,探讨了自然与人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月行寄傅嘉父

上天有明月,来自沧海东,蛮潮夜捲冯夷宫。

海门一线惊欲射,江面楼台耸千尺。

冰岸雪崖屹不动,水犀组练皆勍敌。

越人善泅技已痒,明月光中吾得赏。

飞来白鹤晋清角,跳出长鱼汉疏网。

北风吹起芦花秋,笑抚钱王铁箭头。

襆衣枕斧此何处,乌鹊无枝空绕树。

形式: 古风

富春新创关将军庙成吴子中携卷索题

吴生病起有怪闻,梦中识得髯将军。

香火乞灵自此揭,庙门酾酒棕榈云。

我曾久读名将传,紫金焰眼赪玉面。

汉鼎?离强分割,楚锋剽狡轻攻战。

天荒地老路不通,魂升魄降骴秋蓬。

神仙负剑乃兵解,巫觋传芭真鬼雄。

壮夫本合荆州死,严祀何哉富春里。

只今江左四祠无狄公,髯乎髯乎独不恨见孙江东。

形式: 古风

白发辞寄答陈时父

昔予头燥发未茁,今我头枯发先折。

童心尚在颜貌改,满鬓苍华点霜雪。

朝来抱镜看未真,镜里相逢类两人。

东都贫孟叹孤剑,西邸老康悲故茵。

乌髭每怕不得素,素栉何庸问衰暮。

枫林叶底变风烟,药草茎边虚雨露。

自非神仙刘阮俦,世间容有几春秋。

情知鹳鹤长朱顶,得见鸳鸯会白头。

形式: 古风

观淮阴龚翠岩所修古棋经

淮阴老人古棋经,广陵大幕青油厅。

一江对垒静昼日,三楚结阵铿流星。

东南宾客少驰檄,白黑纹楸即强敌。

坐稳萦回建旌旆,手谈劈䃗藏矛戟。

世间风雨长百变,身佩安危知几战。

昆河割破半藩篱,涨海扫空全局面。

乐矣军中有此娱,攻城掠野类兵书。

宫殿寝园终草莽,冕旒章服到鲛鱼。

君不见骊山妇姑三十六,破屋数间昏不烛。

夜来教得王积薪,满眼长安代马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