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的《乙亥春日(其三)》。诗中探讨了官府治理与民众生活的关系,以及社会变革的深层原因。
首联“垂戒由来叹积薪,徐思致变岂无因。”以“积薪”比喻长期积累的问题,表达了对官府未能及时警示和预防问题累积的感慨。同时,提出思考变革的原因并非无迹可寻,暗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之道。
颔联“官须刻急方称健,人到流亡始疾贫。”揭示了官府治理的矛盾之处:过于严厉的政策可能看似有效,但实际却加剧了民众的贫困和流离失所。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官府治理方式的反思,强调了平衡与适度的重要性。
颈联“白屋按戈嗔作语,圜扉入夜冷飞燐。”通过描绘百姓在夜晚的冷寂与不安,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满情绪。同时,“按戈”一词也暗含了对官府压迫的反抗之意。
尾联“缓刑薄税寻常药,聚口攒眉容易陈。”提出了缓解社会矛盾的建议:通过减轻刑罚和税收,给予民众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聚口攒眉”这一生动的描绘,表现了民众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焦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以及作者对于官府治理和社会变革的独到见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