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这段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融合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力。首句“三月残花落更开”,表达的是春天即将过去,但仍有花朵开放,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长周期的观察,也象征着生命力的不断延续和更新。
紧接着,“小檐日日燕飞来”一句,通过屋檐下燕子每日飞舞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温馨。燕子的出现不仅增添了一丝生动感,也暗示着家宅之安和春暖花开的氛围。
第三句“子规夜半犹啼血”,则是对杜鹃鸟(古人误以为杜鹃鸟在春天啼血而歌)的形象运用,传达了一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情景。这里的“啼血”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伤害或痛苦,而是一种比喻,用来强调生命与生长的强烈欲望。
最后一句,“不信东风唤不回”,通过东风唤醒春天睡眠中的万物,表现了对自然界中生命被唤醒的坚定信念。这里的“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促进了万物复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弱变化的观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更新、自然循环以及季节更迭的深切感悟和美好祝愿。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春来还自有游人,常是春归独念春。
落后见花尤更惜,不知谁忍扫和尘。
湘水茫茫春意关,岑郎一睡片时间。
谁知行尽江南路,枕上离家枕上还。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只闻来客说春游,不逐花前笑自留。
浪说春期计春尽,留春无术只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