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萱草花开十日馀,花繁日日倍于初。
朝开暮落终非计,栽活青松渐剪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萱草花开十日馀,花繁日日倍于初”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萱草花朵在十天时间里由盛转衰的过程,花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每一日都比初开时更加繁茂。这里,诗人通过对萱草花开过程的精细观察,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度的旺盛,也隐含着对于短暂人生和无常世事的感慨。
然而,紧接着“朝开暮落终非计”一句,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悟。萱草花虽繁且美,但最终都逃不过日出而未逢夜而亡的宿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易逝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人类生存无常的一种写照。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于生命脆弱和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栽活青松渐剪除”两字,则转换了情境,从萱草花的盛衰到栽培青松的过程。青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诗人通过“渐剪除”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度的追求和对永恒价值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尽管自然界中的生灵都难逃时间的磨损,但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和努力来延续一些东西。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蕴深邃,通过对萱草花和青松生命过程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思考。
不详
葛蔓青长谷长迁,女工兴念忆归安。
不将贵盛骄门族,容使亲心得尽欢。
渭南泾北已三迁,水旱纵横数顷田。
四十二年居陕右,老年生计似初年。
不堪烦暑病荒城,六月翛然寓野亭。
珍重南山且归去,再来相望雨中青。
风泉盈耳鬓斑斑,林下幽窗对万山。
妇子职修簟食足,病身何幸亦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