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约

向来祁山赭如天,迩来祁山翠如碧。

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气魄。

君不见癸丑诸贤奉亲策,武成殿前天咫尺。

太微星动豹尾班,祁山人作龙头客。

所以天留老子山之侧,为守云烟护山碧。

山转碧兮人转奇,未许右科专此席。

前头更有文状元,努力风鹏九霄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自古以来祁山红似天,近来却绿如碧玉。
祁山的草木充满生机,人的才情也豪迈无比。
您难道没看见癸丑年贤士们侍奉双亲的情景,武成殿前仿佛近在咫尺。
星辰移动,豹尾般的贵气环绕,祁山人成为朝廷的杰出人物。
因此上天让老子守在山的一旁,守护着云雾和碧绿的山色。
山色转碧,人才更显奇特,但还不允许右科独占这位置。
前面还有文状元等着,大家要努力如同大鹏展翅直冲九霄。

注释

赭:红色。
碧:绿色。
癸丑: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奉亲策:侍奉双亲的策略或孝道行为。
武成殿:古代宫殿名,可能指代朝廷。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太微星:古代星宿名,象征帝王。
豹尾班:比喻贵臣的仪仗。
龙头客:比喻朝廷的重要人物。
老子:古代哲学家,此处可能象征智慧长者。
右科: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
文状元: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风鹏:大鹏鸟,象征远大的志向。
九霄翮:九天的翅膀,比喻极高的成就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祁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祁山之美及其所孕育的人才之杰出。诗中“向来祁山赭如天”开篇即以宏伟的意象展现祁山的雄伟,接着“迩来祁山翠如碧”则转而描绘其清新之美。

在下片,诗人通过“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气魄”表达出祁山不仅自然景观非凡,其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具有高尚品格和旺盛生命力的。接着,“君不见癸丑诸贤奉亲策,武成殿前天咫尺”一句,则是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祁山文化的深远影响力。

此后,“太微星动豹尾班,祁山人作龙头客”描绘了祁山之人才如同星辰般闪耀,其中“龙头客”形象生动,传达出祁山孕育英才的非凡地位。

诗中随后出现的“所以天留老子山之侧,为守云烟护山碧。山转碧兮人转奇,未许右科专此席。”则是表达了祁山之所以被天命所眷顾,是因为它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而“未许右科专此席”则强调了祁山在教育选拔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前头更有文状元,努力风鹏九霄翮。”一句,则是通过对历史上文状元这一文化象征的提及,再次强调祁山文化传统的深厚和人才成就的辉煌。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绘,将祁山塑造成了一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理想之地。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题王尉半竹

吾始过西斋,破于玉川屋。

中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形式: 古风

题刊匠图书册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刊字蔡生

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

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默记。

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

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

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

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形式: 古风

题司理采芙蓉图

纫之以湘累秋兰之佩,载之以剡溪夜雪之舟。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壶,浇之以碧玉晴云之瓯。

著童船尾书船头,荷花浦溆双飞鸥。

新红如洗云锦稠,停桡伫棹香浮浮。

薰风满座凉飕飕,醉面欲醒谁相酬。

若有人兮眇中洲,把住月老叫不休。

花亦问月愁不愁,何以了此蒹葭秋。

蛟宫蛟宫夜泣悲灵脩,鳞幢欲湿行云留。

楚骚如水不可作,此意难以笔墨求,荡予桨兮涯之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