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褧的《客夜》描绘了秋天深夜的孤寂景象和游子的思乡之情。首句“西风萧萧木叶稀”以西风的呼啸和稀疏的树叶,渲染出秋意渐浓的凄凉气氛。次句“秋深作客何时归”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接下来,“城头月出照击柝,江上露白催捣衣”通过描绘城头月光洒在打更声中和江上白露催促妇女捣洗寒衣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远方亲人的思念。
“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借大雁无法传递家书和鸟鹊被惊飞的细节,表达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阻隔和内心的孤独。最后两句“三更不眠欲起舞,跃马卧龙谁是非”,诗人因无法入睡而起身舞蹈,想象自己能像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诸葛亮那样建功立业,但又疑惑这世间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志向。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期待,以及对故乡和理想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