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编修弟还吴

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

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

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

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徐编修弟还吴》。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兄弟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舍。

首联“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以“金兰”比喻兄弟情深,“玉树”象征美好,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然而,“聚散无凭”四字揭示了人生聚散不定的无奈,预示着兄弟即将分别,情感中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颔联“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芳草池塘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却在别离时勾起了离人的思绪,仿佛催促着他们进入离别的梦境。夜窗风雨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夜晚景象,暗示着兄弟间的离别让人心生哀愁,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充满留恋。

颈联“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兄弟间温馨而深情的对话与相处。北堂燕綵暗示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而东阁看云则象征着兄弟间的闲适与自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兄弟间的亲密关系,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表达了对兄弟各自未来的期许和对离别的不舍。虽然兄弟将分隔两地,但彼此都应努力前行,同时,离别的泪水也流露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既感人至深又富含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离别主题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为徐时用题谢廷循画

湖上春光接贵游,湖阴山水独宜秋。

林泉老我双蓬鬓,风雨还家一钓丹。

望远时登黄叶寺,采芳多伫白蘋洲。

相看独有南州士,高卧孤山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己丑除夜

四十分符刺一州,四年归病卧沧洲。

惭随世俗论青眼,自叹功名负黑头。

身事淡如幽涧草,心情閒似曲江鸥。

炎凉冷暖年年在,每到今宵一醉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庚寅除夕

六六光阴又九年,细将新事较从前。

风云语步都成错,冰雪心期益自坚。

隔院笙歌闻别调,满庭灯火散浮烟。

诗成留待明朝写,閒伴春风上锦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赵驿丞湖曲草堂

十里湖山一草堂,年来岁月坐相忘。

林间野鹤閒随杖,槛外沙鸥欲近床。

风雨夜迷和靖宅,烟花春满杜陵庄。

如何忽作青云别,三径萧条归梦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