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徐编修弟还吴》。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兄弟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舍。
首联“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以“金兰”比喻兄弟情深,“玉树”象征美好,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然而,“聚散无凭”四字揭示了人生聚散不定的无奈,预示着兄弟即将分别,情感中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颔联“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芳草池塘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却在别离时勾起了离人的思绪,仿佛催促着他们进入离别的梦境。夜窗风雨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夜晚景象,暗示着兄弟间的离别让人心生哀愁,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充满留恋。
颈联“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兄弟间温馨而深情的对话与相处。北堂燕綵暗示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而东阁看云则象征着兄弟间的闲适与自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兄弟间的亲密关系,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表达了对兄弟各自未来的期许和对离别的不舍。虽然兄弟将分隔两地,但彼此都应努力前行,同时,离别的泪水也流露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既感人至深又富含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离别主题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