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傍晚,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远眺的情景。首联“春山同晚眺,乘兴即山阴”,开篇点题,春意盎然的山峦在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兴致勃勃地前往山阴处观赏。颔联“径滑露华重,月高河汉沈”,细腻地描绘了登山途中,露水沾湿小径,月光高悬,银河似乎沉入夜幕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颈联“歌钟嘶枥马,林火散溪禽”,通过歌声、钟声、马嘶和林间的火光、溪边的鸟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生动活泼。尾联“朋旧过逢地,园名不用寻”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相聚之地,无需刻意寻找,友情与欢聚自成一园,强调了相聚的喜悦与自然之美的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山行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融入了人情之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