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吟

长随书与棋,贫亦久藏之。

碧玉琢为轸,黄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

近日僮奴恶,须防煮鹤时。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常常陪伴着书和棋,即使贫穷也会珍藏它们。
碧绿的玉被雕琢成琴弦轴,黄金被打磨成徽记。
书籍众多常用来招待客人,弹奏的机会少是为了增长知识。
最近仆人品性恶劣,要提防他们把珍贵的琴当作煮鹤的食物。

注释

书:书籍。
棋:棋盘游戏。
贫:贫穷。
藏:收藏。
碧玉:绿色的美玉。
轸:古琴的弦轴。
黄金:贵重金属。
徽:琴徽,标记音高的装饰。
典:典籍,书籍。
待客:招待客人。
弹:弹奏。
求知:追求知识。
僮奴:仆人或童仆。
恶:恶劣。
防:防止。
煮鹤:古代传说中以鹤肉为贵,此处比喻糟蹋珍贵物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琴吟》,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描述了对古琴的珍视和使用,反映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首句“长随书与棋”表明古琴常伴读书和下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着,“贫亦久藏之”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古琴也备受珍藏,体现了其价值。

“碧玉琢为轸,黄金拍作徽”描绘了古琴的精致装饰,碧玉制成的琴弦轴(轸)和黄金镶嵌的琴徽,显示出琴的华贵和工艺之美。诗人通过“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两句,表达了古琴不仅是日常娱乐,也是待客和寻求知识的象征。

最后,“近日僮奴恶,须防煮鹤时”暗含忧虑,担心古琴因为仆人的恶行而遭受损坏,甚至可能被当作普通物品烹煮(古人有以琴煮鹤的典故,表示糟蹋美好事物),表达了诗人对古琴命运的关切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古琴的深情厚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史画吟

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

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诗史善记意,诗画善状情。

状情与记意,二者皆能精。

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

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

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

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

形式: 古风

四者吟

目时然后视,耳时然后听。

口时然后言,身时然后行。

前不见厚禄,后不见重兵。

惟其义所在,安知利与名。

形式: 古风

四贤吟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

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

四贤洛阳之名望,是以在人之上。

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四喜

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

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