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峰篇赠黄伯固正郎

九峰何崔嵬,屹然镇坤维。

泉石挹明秀,草木含华滋。

最后有奇峰,退让乃卑卑。

谦光岂容掩,灵淑良在兹。

高文合典则,懿行无瑕疵。

历宦十馀年,既罢将安归。

悠然念出处,戒途仍迂迟。

经营四方志,况当强壮时。

去去济时艰,终岂好爵縻。

山中精舍在,岁晏期相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岳所作,名为《后峰篇赠黄伯固正郎》。诗中描绘了九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友人黄伯固的赞美与赠言。

首先,诗人以“九峰何崔嵬,屹然镇坤维”开篇,描绘了九峰山的巍峨壮观,稳如磐石,镇守大地。接着,“泉石挹明秀,草木含华滋”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清泉石壁的明亮秀美,以及茂密草木的生机勃勃。

“最后有奇峰,退让乃卑卑”描绘了一座与众不同的奇峰,它虽不居高位,却谦逊退让,蕴含着深沉的智慧和力量。“谦光岂容掩,灵淑良在兹”进一步强调了这座奇峰的内在美德,其光芒虽不显眼,但其精神品质却极为高尚。

接下来,“高文合典则,懿行无瑕疵”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文章符合经典的标准,行为品德无可挑剔。这不仅是对黄伯固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历宦十馀年,既罢将安归”描述了黄伯固在官场的经历,以及他即将离职后的归隐生活。“悠然念出处,戒途仍迂迟”表达了对黄伯固淡泊名利、从容归隐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提醒他在归途中要保持谨慎。

“经营四方志,况当强壮时”体现了黄伯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立志于四方,追求事业的成功。“去去济时艰,终岂好爵縻”则是对黄伯固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不贪恋权位的品格的赞扬。

最后,“山中精舍在,岁晏期相依”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黄伯固在山中精舍共度晚年生活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峰山的自然美景,赞美了黄伯固的高尚品德和远大志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送何子元少宰改任南都

夏秋多霪雨,沈阴翳晨光。

积潦断衢涂,欲济苦无梁。

送子出城闉,策马登前冈。

回飙激流云,颢气变清商。

凭高一舒睇,天宇何茫茫。

感兹物候异,郁郁情内伤。

古称楚多才,弱冠已擅场。

博学富文藻,节操诚慨慷。

兹行岂徒然,抗言系纲常。

南望钟山遥,白云怀帝乡。

风露日夕清,兰桂发幽芳。

与子结绸缪,望望不得将。

平生契分深,白首相激昂。

浮荣难久恃,万世一何长。

愿言保终节,青简谅毋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幽居公署书怀(其一)

咄咄日书空,祸阶嘅伊始。

蚁穴昔何微,溃川浩无涘。

数至谅难违,修身以顺俟。

明夷古所悲,演易在羑里。

厉贞乃终吉,斋心悟玄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幽居公署书怀(其二)

溪壑绝险巇,千仞犹可穷。

人心如其面,谈笑伏兵戎。

田灌平生交,杯酒不相容。

魏其力解纷,乃并遭祸凶。

往事昧明训,邈哉廉蔺踪。

鹬蚌久相持,渔人并收功。

形式: 古风

幽居公署书怀(其三)

平生相倾慕,会合意何敦。

相期振颓靡,抚心悯元元。

如何自猜忌,枝叶伤同根。

川洛搆党祸,善类鲜安存。

王导仇伯仁,千载抱烦冤。

古来同叹息,弃置复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