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园居(其四)》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园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之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不是耽元寂,吾生合隐沦”表达了诗人并非出于对孤独的追求而选择隐居,而是因为生命本就适合于隐逸的生活状态。接着,“烟霞支病骨,山水爱閒身”两句,以烟霞和山水为背景,描绘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即使身体有病痛,也乐于在山水间寻找慰藉,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
“草阁全无暑,花田别有春”则进一步展示了园居生活的惬意与美好。草阁在炎炎夏日里提供了一片清凉之地,而花田则在春日里绽放出勃勃生机,给隐士带来了不同于外界的春天。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园居生活的独特魅力。
最后,“祗应成独往,鱼鸟却相亲”表达了诗人虽是独自一人,但与周围的鱼儿、鸟儿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在园居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