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直男子身,自有神与谋。
世治天理现,何必事祷求。
这首诗赞扬了正直之人的内在力量和智慧,他们依靠自身的德行和理智来应对世事,无需外在的祈祷祈求。诗人认为,在一个公正清明的社会里,天理自然会显现,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崇尚和对公正秩序的期待。熊鉌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通过此诗传递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古来抱关人,玩世可无闷。
内省既不愆,得仁又何怨。
世无半山叟,叹息屏间诗。
曾参尚投杼,知己何敢期。
课馀自哦诗,诗罢还教子。
时时视橐馀,质鬻市薪米。
市廛有宽征,僚吏无间言。
弊例亦麾却,益知彦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