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玉泉道士

五十余年扰扰间,每逢山处似无山。

嵌岩窟里寻三昧,神秀丛中见一班。

既解梯飙乘猛进,何须咋齿悔狂攀。

它年傥许重相见,会向师前问九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赠玉泉道士》描绘了诗人历经世间纷扰五十余载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修行的感悟。首句“五十余年扰扰间”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繁的感慨,而“每逢山处似无山”则暗示了他在寻找心灵宁静的过程中,即使在山水之间也难觅真正的超脱。

“嵌岩窟里寻三昧,神秀丛中见一班”两句,通过描绘道士在深山岩洞中修炼的情景,展现了道教追求内心清净与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三昧"在此指修行的最高境界,"神秀丛中见一班"则暗指道士们在清幽环境中聚集研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道家群体风貌。

“既解梯飙乘猛进,何须咋齿悔狂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道士们勇猛精进修行的赞赏,认为他们已经无需为过去的狂妄攀比而懊悔,体现出一种看破红尘后的洒脱。

最后两句“它年傥许重相见,会向师前问九还”寄寓了诗人对未来与道士重逢的期待,以及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修行更深层次的指导,表达了对道教智慧的渴望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赠予玉泉道士为题,通过描绘其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敬仰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卧玉泉院前亭上

危石戴修亭,流泉面面声。

便从深樾底,闲沉好风清。

支体虽攒聚,精神正杳冥。

籧篨知此意,陪到日西倾。

形式: 古风

书希夷卧像洞壁

四百余年睡未苏,得非忘我更忘吾。

近来片石蓑衣上,还想张良范蠡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游华清池

浮山虽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

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