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其二)

接叶亭边落叶寒,纷纷送客山长安。

重来我只常资进,晚达君犹本分官。

未敢便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

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

多生那得离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

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申甫的诗描绘了秋日山斋聚会的场景,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首句“接叶亭边落叶寒”以落叶渲染出清冷的氛围,暗示了时光流转和聚会的季节。"纷纷送客山长安"则表达了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接下来的诗句中,“重来我只常资进”表达诗人对自身境遇的看法,虽然年纪增长但仍积极进取;“晚达君犹本分官”则是对朋友保持本分的赞赏。诗人并不急于追求隐逸,而是愿意继续作为布衣生活,享受风流岁月。

“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赞美前辈们的风采,鼓励朋友们继续在仕途上展翅高飞。诗的下半部分转向宴会的欢乐气氛,但又透露出对文字生活的执着和责任的承担。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形象地描述了聚会的热闹,而“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则展现出聚会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表达了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申甫深厚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2)

申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西书屋

园风索索吹井汲,海云冻合低平隰。

羊裘毛脱酒力微,枯倚青松坐白石。

昨夜雪花大于掌,随风飞舞栖檐隙。

山阴有棹当诣谁,拥书兀兀抱双膝。

竹竿压折不开门,岁晏无人空叹息。

形式: 古风

戊辰九月六日赠别毛其人归里

调刁陨风叶,翩反恋故枝。

闻君束归装,游子动离思。

行行高原上,伫立望征骊。

仰视归飞鸟,心随白云驰。

初君登科日,英姿生光辉。

轻裘拥高坐,焕若东出曦。

风尘近十载,奔走长安逵。

黑貂既已敝,面目空复黧。

哀我龙钟态,对叹不自持。

计君归闾门,升堂拜慈帏。

呼洗为儿盥,呼食哺儿饥。

功名岂不念,顾亦爱其私。

小人亦有母,白发两肩垂。

自春徂秋夏,远游历三时。

家贫失儒业,诸子任游嬉。

乃从千里外,为人章句师。

奇字不堪煮,九月未授衣。

行将舍之去,挂经把锄犁。

小珠山之麓,书带草离离。

先贤有遗训,良田在耘耔。

养志事躬耕,相约共畬菑。

将子无寒盟,春深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早行西直门外

晓发雾濛濛,垂鞭野径通。

平桥烟水北,谯阁树林东。

剩有蒹葭绿,还生菡萏红。

翠微经雨后,高巘倚天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赤壁

未必功成后,山痕便劫灰。

千年无战伐,此地有楼台。

梦醒人俱古,天空鹤自回。

深情吟两赋,江上几人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