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前韵(其四)

遂初雅喜赋天台,墙月东边谩古怀。

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

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

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他喜欢在天台吟诗作赋,对着东边的墙月抒发怀旧之情。
虽然没有像平泉那样的园林来举行宴会,但能在荒径中找到乐趣,归心满足。
我步履蹒跚,惭愧自己没有财富,只能看着你登上玉石台阶。
邻居的房舍周围有几弓之地种着药草,这些足以支撑我度过晚年,也算安逸了。

注释

遂初:开始时的心愿。
雅喜:高雅的喜好。
赋:吟诗。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
墙月:墙壁上的月影。
谩:徒然,空自。
古怀:古老的思绪,怀旧之情。
乏:缺乏。
平泉:古代园林名,这里泛指园林。
宴乐:宴会和娱乐。
幸:庆幸。
荒径:荒凉的小路。
惬:满意,舒适。
蹒跚:步履不稳。
愧:惭愧。
金汞:比喻珍贵的财富。
蹀躞:小步行走。
玉阶:玉石台阶,象征地位或权势。
傍舍:邻近的房屋。
数弓:几弓之地,形容面积不大。
畦:田地,此处指药田。
药本:药草。
聊:姑且,暂且。
优哉:悠闲自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再和前韵(其四)》,通过对天台山景的描绘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首句“遂初雅喜赋天台”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喜好在天台山这样的地方创作诗篇,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趣。次句“墙月东边谩古怀”则借月光洒落墙头,引发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两句,诗人虽然感叹没有像平泉那样的园林可供宴游,但能在荒径中找到归隐的乐趣,流露出知足常乐的心态。接下来,“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通过“蹒跚”和“蹀躞”这两个动作词,描绘了自己年迈体弱,而朋友却能登上台阶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和对朋友活力的羡慕。

尾联“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写诗人居住环境简朴,几弓之地种植药草,足以支撑他的晚年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再和梅韵

北窗梦觉呼一力,曙鸟微闻络纬织。

推窗宛见野梅面,带雨犹如看花息。

坚白雅佔南枝先,浅红留待北人识。

宫中自是怜玉奴,天上何为爱蓝色。

肯随兰芷媚屈宋,独主芙蓉笑丁石。

愧我联篇蚁空旋,羡君六博枭已得。

梅懒作尉竟仙去,拜官无用斜封墨。

形式: 古风

再和雪韵

司冬已穷造父力,寒机堕指晓犹织。

长安贵人金屋娇,琉璃屏下方偃息。

穿窗入幕儿女笑,唤作杨花元不识。

明珠照乘月午夜,秋水连云天一色。

翻缟新诗出退之,撒盐戏语欺安石。

一寒最怜东郭士,履穿踵决行不得。

自喜犹为孔子徒,且学颜渊食炊墨。

形式: 古风

再和静乐

夫君论事回天力,斯文如贡厥篚织。

天葩瑞时来帝傍,天香染衣未渠息。

因携天上白琅玕,散作天花天女识。

冰清谁似乃翁誉,玉麈孩视宁馨色。

月中疏影射银汉,雪里樛枝护磐石。

望林笑策盖世勋,万户侯封为公得。

吹彻楼头画角春,十行朝拜睿思墨。

形式: 古风

再韵简菊坡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

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

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

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

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

请翻橘颂作梅赋,倍觉风骚楚人得。

诗翁试为决然疑,谓余非是甘饮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