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兴七首(其五)

遥遥陇西鸟,辞家向中州。

金笼睹光彩,未叩声先酬。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只被囚禁在金笼中的鸟儿自述口吻展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鸟儿从遥远的陇西出发,飞往中州,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远方的旅程。它在金笼中得以一窥外界的光彩,却无法自由飞翔,只能通过鸣叫回应外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故事。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这两句诗描绘了鸟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曾梦想在繁花似锦的琪树下生活,但现实却是被囚禁在金笼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随着时光的流逝,鸟儿意识到自己已老去,而它珍贵的绿貂裘也已破旧不堪,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鸟儿意识到,它的能言善辩最终成为了它的负担,因为它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客死他乡,被埋葬在青丘,寓意着生命的终结。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最后一句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即使是一只普通的鹦鹉,也能在鹦鹉洲上自由地生活,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一只鸟儿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意义、自由的价值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夏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遇兴七首(其六)

岁暮何所欢,但有阶前月。

取琴月下弹,十指弄冰雪。

初歌商岭芝,再哦西山蕨。

若无此曲清,何由对霜月。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七)

白日忽不见,水石倦幽寻。

归来吾何暮,观化颓此心。

夏绿时已久,清霜妒繁阴。

物理疵太盛,神怒一何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日閒居

凉风起西北,出郭吹衣裳。

一水晓光澹,群山秋霭苍。

送客远行迈,于此集华觞。

悠悠独来归,山水意空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冶城

天清登冶城,旷望开襟抱。

凉风送雁迟,缺月堕江早。

回首吊荒墩,长歌起烟草。

日斜驱马归,彷佛西川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