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

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

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

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

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

壮也已吏隐,兴馀方挂冠。

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洛阳的人都种花,花开有时会凋零。
只有您家种的是美玉,种出的玉质如琅玕般珍贵。
您的子弟遵循家训,声誉在朝廷中显赫。
每年回家拜祭,乡亲邻里都感到欢喜。
西台有高人的气息,您从小就服用仙丹。
春天的美酒滋养着您的长寿,容颜红润如朱砂。
您善于清谈,客人来访从不厌倦,文思敏捷喜欢提笔写作。
壮年时已选择做官却不恋权位,闲暇之余才挂冠归隐。
面对清风想起高尚的情谊,身在官场对未能长久停留感到惭愧。

注释

洛人:洛阳人。
阑:凋零。
玉:美玉。
琅玕:宝石。
家法:家规。
耸:显赫。
岁时:每年。
拜庆:拜祭。
西台:代指高位者。
灵丸:仙丹。
春酒:春酿。
渥丹:红润。
倦客:厌倦的客人。
挥翰:挥毫泼墨。
吏隐:做官而有隐士之心。
挂冠:辞官。
高谊:高尚情谊。
愧:惭愧。
盘桓:逗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诗中,诗人通过对洛阳人家种花的描绘,引出友人家的独特景象——独种美玉,象征其家族的清贵和才德出众。子弟们遵循家风,声誉显赫于朝廷。每年归乡拜祭,邻里间都充满欢乐。

诗人赞美友人自小修养深厚,服用仙丹般的精神食粮,春酒更是滋养了他的长寿与青春容颜。他善于清谈,才思敏捷,虽已从仕途退隐但仍保持高尚情操。在欣赏友人的高尚品格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像友人那样淡泊名利的些许惭愧。

整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友人的高尚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体现了欧阳修对友人致仕生活的敬仰与羡慕。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弹琴效贾岛体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汍澜。

形式: 古风

晚步绿阴园遂登凝翠亭

馀春去已远,绿水涵新塘。

渐爱树阴密,初迎蕙风凉。

高亭可四望,绕郭青山长。

野色晚更好,岚曛共微茫。

幽怀不可写,雅咏同谁觞。

明月如慰我,开轩送清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梅圣俞寄银杏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慇勤。

形式: 古风

青州书事

年丰千里无夜警,吏退一室焚清香。

青春固非老者事,白日自为闲人长。

禄厚岂惟惭饱食,俸馀仍足买轻装。

君恩天地不违物,归去行歌颍水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