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高楼乍度雁声初”,以雁鸣开篇,暗示季节转换,高楼之上,初闻雁叫,既点明了地点,也预示着秋意渐浓。接着,“节物惊人计已疏”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节令更替,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计划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南岭之上的月亮显得格外孤寂;北来的书籍在冷风中显得格外冷落,仿佛连文字都失去了温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书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则揭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长途跋涉,处处充满危机,如同猎人布下的陷阱(矰缴),而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稻米与粮食(稻粱)却始终难以满足。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最后,“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表达了诗人与世间万物共处的凄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充满了悲叹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