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沈。
暧色轻帏里,低光照宝琴。
徘徊云髻影,的烁绮疏金。
恨君秋月夜,遗我洞房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独处的氛围。开篇“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沈”两句,通过对宫廷生活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即将消逝的繁华与静谧的夜晚气息。"暧色轻帏里,低光照宝琴"则是对室内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透露出主人公独自在深夜中弹奏着琴瑟,心境幽然。
接着,“徘徊云髻影”一句让人联想到了古代贵族女性的发髻,这里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或是某种情感上的徘徊不定。"的烁绮疏金"则描绘了一种细腻而华丽的装饰之美,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恨君秋月夜,遗我洞房阴”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孤独的深深怨恨。这里的“秋月夜”既是时间背景也是情感寄托,而“遗我洞房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被冷落与孤单留下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色彩、声音和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深情。这种情感表达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孤独与离别的无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复杂性。
不详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玲珑类丹槛,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垂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常畏君情歇。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兰亭仰远风,芳林接云崿。
倾叶顺清飙,修茎伫高鹤。
连绵夕云归,晻暧日将落。
寸阴不可留,兰墀岂停酌。
丹缨犹照树,绿筠方解箨。
永志能两忘,即赏谢丘壑。
过客无留轸,驰晖有奔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