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五)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有谁同情那田野中的孤子,他虽在海内声名显赫如韩信侯。
邪道为官虽然快乐,但是否还能保持刚正不阿的内心呢?
功名富贵如同身处地狱,礼教约束像被囚禁在天空。
别以为耕种生活就美好,要知道秋天来临会有刺藜的困扰。

注释

谁怜:谁来怜悯。
野田子:比喻生活在田野间的普通人,或指处境艰难的人。
海内一韩侯:韩侯,指汉初的韩信,这里用来象征位高权重的人物。
左道:非正道,邪门歪道。
刚肠:形容人的心肠刚直。
健无:能否保持健康,这里指能否保持人格的完整。
功名生地狱:追求功名利禄如同身处痛苦的地狱。
礼教死天囚:受到礼教束缚,如同被囚禁在天空中,无法自由。
莫言:不要说,不要认为。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这里象征困难和挫折。

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困苦和官场黑暗的诗。开篇“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却无人怜悯的农民的同情,以及对权势者如韩侯这样的人物的批评。接着,“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描绘了一些官员虽然享受着快乐生活,但内心却非常冷酷,无丝毫同情之心。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表明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如同活在地狱中,而遵循礼教的人则被束缚得无法自由。最后,“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通过农事隐喻,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认为耕耘是好事,因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还需要警惕和躲避各种危险。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强烈,体现了作者卢仝对农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当时官场不公的批判。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七)竹请客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

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

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

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十二)客许石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感秋别怨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与马异结交诗

天地日月如等闲,卢仝四十无往还。

唯有一片心脾骨,巉岩崒硉兀郁律。

刀剑为峰崿,平地放著高如昆崙山。

天不容,地不受,日月不敢偷照耀。

神农画八卦,凿破天心胸。

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

捣鍊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

月里栽桂养虾䗫,天公发怒化龙蛇。

此龙此蛇得死病,神农合药救死命。

天怪神农党龙蛇,罚神农为牛头。

令载元气车,不知药中有毒药。

药杀元气天不觉,尔来天地不神圣。

日月之光无正定,不知元气元不死。

忽闻空中唤马异,马异若不是祥瑞。

空中敢道不容易,昨日仝不仝,异自异,是谓大仝而小异。

今日仝自仝,异不异,是谓仝不往兮异不至。

直当中兮动天地,白玉璞里斲出相思心。

黄金矿里铸出相思泪,忽闻空中崩崖倒谷声。

绝胜明珠千万斛,买得西施南威一双婢。

此婢娇饶恼杀人,凝脂为肤翡翠裙。

唯解画眉朱点唇,自从获得君。

敲金摐玉凌浮云,却返顾。

一双婢子何足云,平生结交若少人。

忆君眼前如见君,青云欲开白日没。

天眼不见此奇骨,此骨纵横奇又奇。

千岁万岁枯松枝,半折半残压山谷。

盘根蹙节成蛟螭,忽雷霹雳卒风暴雨撼不动。

欲动不动千变万化总是鳞皴皮,此奇怪物不可欺。

卢仝见马异文章,酌得马异胸中事。

风姿骨本恰如此,是不是,寄一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