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舵歌

南溟之鱼头尾黑,身长竟船头似铁。

浮游偃蹇气欲吞,斜日昏冥映鬐鬣。

喣沫成烟浪花起,逐我船头趁船尾。

恐是昔年未死之蠥龙,一经谴斥偕厉鬼。

舟中健儿眼尽白,弯弓拟之三复止。

明日疾飙驱长云,巨帆高张万马奔。

舟卒思家穷力使,瞬息千里若不闻。

捩舵逆指冲怒涛,歘如生马当春骄。

又如惊段且上干云霄,万里一息非为遥。

须臾有声如裂帛,三百馀人同失色。

铁梨之木世莫比,今作舵根为水啮。

是木之产非雷同,来自桂林日本东。

当时不惜千金置,便欲云仍传勿替。

箕裘相绍近百年,甑已堕矣奚容言。

眼前生死尚未保,惟有号泣呼苍天。

苍天高高若不闻,稽颡齐念天妃神。

我知天命固有定,以诚感神岂无因。

少时风驯浪亦止,以舵易舵得不死。

我今幸尔同更生,开辟以来无此比。

女娲氏,天妃神,补天护国相等伦。

世代虽异功则均,我皇开国同乾坤。

一年四百万斛运,麾叱雷电役五丁,片艘粒米皆风汛。

财成本是神之功,直与天地传无穷。

愧无如椽五色笔,磨崖刻颂惊愚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士瞻的《坏舵歌》描绘了一幅奇特而惊险的海中景象。诗中的“南溟之鱼”形象巨大,头部和尾部乌黑,身躯如同铁一般坚硬,气势汹汹,仿佛能吞没一切。在夕阳余晖下,其鳞片闪烁,泡沫如烟,追逐着船只。诗人将鱼比喻为昔日未死的蛟龙,被贬斥后化为厉鬼,增添了神秘和恐怖的气氛。

船上的水手们面对这头巨鱼,尽管紧张,但最终还是用弓箭试图抵御,然而在第二天风暴来临,巨帆如万马奔腾,水手们奋力劳作,尽管身处危险,却似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舵出现问题,铁梨木舵根被水侵蚀,象征着航行的艰难和命运的无常。诗人感慨家族传承的财富和航海技术,如今却面临生死考验,只能祈求苍天和天妃神的庇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人与自然力量的对抗,以及对神灵信仰的依赖。诗人以诚心感动神明,期待风平浪静,最终得以逃生,认为这是自女娲补天以来罕见的奇迹。诗中对天妃神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国家守护者的尊崇,表达了对航海事业和神灵庇佑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85)

李士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汉阳。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辟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累拜枢密副使。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有《经济文集》

  • 字:彦闻
  • 籍贯:元南阳新野
  • 生卒年:1313—1367

相关古诗词

题郑静思松琴得趣图

郑静思,冰霜姿,松琴得趣知者稀。

台端道隐酷相爱,大书不一特畀之。

悬崖之松怪若画,风雷为长虬龙枝。

盘错屈铁刷霄汉,回旋造化通天机。

泠泠清响孰与调,幢幢翠葆相参差。

有时山人坐其下,静听但觉宫商随。

夜半起看河汉落,虎豹俛首蛟鼍痴。

黄钟太音世何有,万古惟许庖牺知。

虞姚作五弦,南薰鼓雍熙。

巍巍之德配天地,垂裳端拱成无为。

伯牙是何人,尚俱不得钟子期。

乃知物理自有无言之至妙,追作矫饰真成非。

郑静思,人汝奇。

当今圣人是尧舜,臣下况复多皋夔。

君臣相择各有以,得趣政在弦声遗。

致身忠义苦未早,人不汝念君其思。

古来贤达贱苟且,出处幸勿负此清明时。

形式: 古风

题平阳彭氏云松亭

彭孝子,情何悲,中心一念人谁知。

白日思亲中夜随,梦中犹欲笞其儿。

儿啼不胜亲抱之,遽尔一见寻别离,觉后但觉心歔欷。

心歔欷,亦何有,朝见鹏山之云自往来,暮见梅原之松郁巍巍。

从问尔,山中云,恐亲心所怡。

又复尔,云中松,恐是吾亲手自移。

今虽不见吾亲颜色,幸得睹此为我永慕之容媒。

松常青青云楚楚,云不能言兮松不能语。

彭孝子,有衣弗君著,有杯弗君举。

见君之容,闻君之音心已苦。

相游亭上暮即归,归来惟有睡与痴。

彭孝子,忠心一念人谁知。

形式: 古风

赠南台察院椽修敬宗管叔坚还台

东风吹雨春冥冥,荔子花残梅子青。

游丝千尺遍江浒,愁挂离人留不住。

三山中有神仙宅,玉树亭亭照颜色。

去年相逢眼未知,今日相看重离别。

脩郎修郎多汝贤,曾陪骢马骖后先。

气岸巉巉隔秋水,皎如宝镜悬青天。

穾窍洞射幽隐辟,毫末悉露生光妍。

骏如天马行长空,夭矫弗与凡骨同。

快如俊鹘下旷野,搏击狡兔追莽风。

近时上书于主将,意气横出冲晴虹。

黄金台前马价高,旧时属椽俱英豪。

如公脱落定应少,我有真眼过方皋。

邂逅天涯即倾倒,北方之人信然好。

红颜绿发当妙年,颀而长兮富文藻。

明月之扇子所遗,上有名字谁其题。

似欲南薰送北客,赠之寄尔长相思。

故人新峨獬豸冠,神完气固方大观。

神仙中人托为侣,彩鹢西去何翩翩。

我今赠子青云裾,旋当与子催荐书。

中台选曹定虚左,不负堂堂八尺躯。

形式: 古风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其一)

圣主中兴忆旧臣,白头自分老无闻。

伤心转在朝天日,经乱维存报主身。

去国十年浑似梦,到家一饭忍忘君。

太平政尔烦经济,宣室非干问鬼神。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