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颂补遗九首(其六)建皇极

建皇之极,六府孔修。厥动惟时,昭受天休。

帝迪厥德,光天之下。海隅苍生,永得我所。

凡今黎献,共惟帝臣。百工俊乂,乃歌卿云。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的《招颂补遗九首》中的第六首,主题为“建皇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和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首先,“建皇之极,六府孔修”两句,开篇即点明主旨,以“建皇极”为题,强调建立理想的统治秩序,同时“六府孔修”则暗示了国家治理的全面与完善,六府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六个主要行政机构,此处强调它们的高效运作。

接着,“厥动惟时,昭受天休”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理想的君主应当顺应天时,接受上天的恩赐,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帝迪厥德,光天之下”则赞扬了君主的美德如同阳光普照大地,不仅照亮了自己所在的领域,也惠及了整个天下,体现了君主道德与治国并重的理念。

“海隅苍生,永得我所”一句,表达了对广大民众长久福祉的追求,希望他们能在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体现了民本思想。

“凡今黎献,共惟帝臣”则指出所有百姓都应视君主为自己的领袖,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最后,“百工俊乂,乃歌卿云”两句,赞美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在君主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其中“卿云”作为古代吉祥之云的象征,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两句以卿云为喻,描绘出一幅光明灿烂、日月交替、生机勃勃的画面,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与光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制度和盛世景象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999)

黄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颂补遗九首(其七)明明一终

明明尚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以竭,褰裳去之。

形式: 四言诗

招颂补遗九首(其八)明明二终

明明帝命,八风修通。地平天成,万世之功。

天下攘攘,为利斯往。诏尔和钧,与而嘉量。

天下熙熙,为利斯来。同维审度,以莫不宜。

蟠龙贲信,蛟鱼踊跃。草木萌生,蜚征咸若。

形式: 四言诗

招颂补遗九首(其九)明明三终

明明天常,永保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凿井,以饮以食。

帝何力哉,亶惟不康。垂衣鼓琴,轸我困穷。

南风薰兮,解民之愠兮。南风时兮,阜民之财兮。

形式: 四言诗

梦中朔风诗三章

朔风萧萧,庭绿葳蕤。百鸟拚飞,栖宿相随。

君子亲民,安宅在兹。彼蠢不譓,扰敚何为。

萧萧朔风,旖旖庭绿。百鸟飞拚,于焉栖宿。

君子亲民,为邦建福。彼蠢有知,归于寿谷。

朔风静矣,庭绿盛矣。百鸟和鸣,胥自庆矣。

君子亲民,实邦之桢。彼蠢来归,云胡不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