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午诒赋此调寄宝生,奉同一首,后阕为薛四发也

海天碧。春雨江南送客。

离筵畔,红杏满枝,转盼新烟过寒食。

衡阳雁向北,不带湘人尺帛。

春申浦,波嫩草香,犹认骄骢旧行迹。

高斋未寥寂,纵不见韦三,犹见秦七。

碧桃花下黄藤席。

还睥睨当世,酌商千古,西窗残烛一剪蜜,替垂泪何益。

今夕是何夕。

且近倚吴歌,遥和湘瑟,吹笙露下双鬟湿。

自薄倖归去,懒亲钗泽。明珠为泪,共夜雨,枕畔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雨中的离别场景。"海天碧"开篇,展现出广阔而清澈的天空,春雨绵绵,为送别增添了湿润的氛围。"离筵畔,红杏满枝",以红杏暗示春意盎然,又寓含离别的伤感。"转盼新烟过寒食",寒食时节,烟雾缭绕,更添离愁。

接下来,词人借"衡阳雁向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雁南飞而不带湘人之信,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春申浦,波嫩草香",春申浦边,水波轻柔,草香四溢,唤起对旧日共同游历的记忆。"犹认骄骢旧行迹",提及过去的马蹄印,暗示友情的深厚。

上阕以景寓情,下阕则转入更深的情感抒发。"高斋未寥寂",虽然身处高斋,但寂寞难耐,即使不见好友韦三,还有秦七的回忆。"碧桃花下黄藤席",以桃花与黄藤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然而词人却感到孤独。他睥睨世间,饮酒思古,烛光摇曳,如同蜜一般的忧郁。

"今夕是何夕",感叹时光易逝,只能借吴歌湘瑟,与远方的朋友共鸣。"吹笙露下双鬟湿",月夜之下,笙声悠扬,连鬟发也被露水打湿,情感真挚动人。最后,词人自我反思,因薄命而疏远了生活,泪水如明珠般滚落,融入夜雨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雨中的离别之情,以及词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生活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角招

粉墙侧。双珠树,有心做弄霞雪,玉柯相纠结。

二赵二乔,芳意亲切。

东风寒涩,让女弟娇强先发,早已魂消姑射。

还留半袭绯衣,待昭阳倾国。清绝。露苔粉渍。

瑶台月下,更讶燕支湿。

尹邢轮侍栉,晚嫁飞琼,堪人怜惜。

红红白白,直看到绿阴时节。

细数三分春色,一分白,一分红,一分碧。

形式:

千秋岁引.此调出于高丽乐府,句法有回鸾舞凤之致,收句以促拍赴之,最难兜住。戏成四阕,以娱长夜,玉溪《锦瑟》之遗也(其一)

去年秋后,总是愁时候。走马章台怕回首。

将离花劝将离酒。相思泪落相思豆。

北来鸿,东来鲤,今年又。算念得何郎诗上口。

算携得荀郎香满袖。欲把平原买丝绣。

令人愁是春山皱。令人喜是秋波溜。喜也彀。

愁也彀。争消受。

形式:

千秋岁引(其二)

叮咛前镜,莫放朱颜老。人寿月圆花更好。

红兰即是相思草。青禽即是相思鸟。

玉珰投,团扇寄,难为报。愿金鸭一双含瑞脑。

愿紫燕一双栖玳瑁。愿掷黄金买年少。

桃花面对桃花笑。蛾眉月写蛾眉照。万祝告。

千祝告。相逢早。

形式:

千秋岁引(其三)赠轻轻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怕见江南合欢树。

梨花影似娉婷女。娉婷泪似梨花雨。

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妾自傍鸳鸯湖畔住。

郎自向凤凰山畔去。试问银河几时渡。

有情总被无情负。负情悔被多情误。欲往愬。

休往愬。天怜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