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漫步于荒凉之中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
首句“相对柴门月欲芽”,以月牙喻指初生的月亮,与柴门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风吹彻舞衣斜”一句,通过秋风的吹拂,形象地描绘了衣物随风飘动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閒披晋帖裁新叶,倦枕韦诗数落花”两句,运用了典故,晋帖指的是晋代的书法作品,韦诗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这里诗人以裁剪新叶和数落花的动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自然美的欣赏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不向暮园怜蕙茝,每逢流水忆蒹葭”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不向暮色笼罩的花园中寻找安慰,而是每当遇到流水时,便想起了那生长在水边的蒹葭,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的寄托。
最后,“浩歌独拟沧浪去,蓼蕊芦枝别一家”两句,诗人以浩歌自娱,想象着前往那传说中的沧浪之地,那里或许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蓼蕊芦枝,则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他的孤独与坚韧。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的串联,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