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西蜀欧阳侍郎颂(其二)

甘露台前靡不逢,免将明暗諕盲聋。

当初贬著文殊处,笑杀寒山者老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幽默的手法,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诗人以“甘露台”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明暗”与“盲聋”的比喻,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的道理。同时,“文殊”与“寒山”两位佛教高僧的典故,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也寓意着智慧与超脱的精神追求。

“甘露台前靡不逢”,开篇即以“甘露台”这一象征吉祥、清净之地,引出所有事物都可能在此相遇的情境,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多变。接着,“免将明暗諕盲聋”一句,通过对比光明与黑暗,以及如何对待这两种极端状态的态度,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环境的好坏而迷失自我,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和,避免被外在的明暗所迷惑,影响到内心的感受与判断。

“当初贬著文殊处,笑杀寒山者老翁。”这里借用佛教中两位著名高僧的故事,文殊菩萨以其智慧著称,而寒山子则以隐逸生活和诗歌创作闻名。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对智慧与超脱精神的推崇。文殊菩萨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应对,与寒山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共同构成了对人生智慧与精神境界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典故,探讨了人生哲学中的诸多问题,如面对困境的态度、智慧与超脱的重要性等,富有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收录诗词(5)

延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西蜀欧阳侍郎颂(其三)

密密堂堂触处周,都缘妄识提浮沤。

三千多泽狂华掩,俊矣天然遇石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因僧问话有颂(其一)

万法虚无实际深,凝然妄肯绝疏亲。

断常妙理修途者,镜像宜扶觉照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因僧问话有颂(其二)

万种方圆在月前,低头思虑万重关。

吹毛莫比镆铘利,一点舒光遍大千。

形式: 七言绝句

登升元阁赋诗(其一)

朝宗海浪拱星辰。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