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画松二首(其一)

铁干宛如韦偃笔,误令工匠施刀尺。

阴森黛色千古深,髣髴霜痕半天湿。

猿鹤清音恍在庭,龙虎白骨坚如石。

从知能事不易成,画水犹云日踰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次韵画松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画面。首句“铁干宛如韦偃笔”,将松树的坚硬枝干比喻为唐代画家韦偃的画笔,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刚劲姿态。接下来,“误令工匠施刀尺”暗示了松树未经人工雕琢,自然天成的美。

“阴森黛色千古深”,通过“黛色”和“千古深”描绘了松树苍翠的色泽和深远的历史感,仿佛时间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髣髴霜痕半天湿”,进一步强化了松树历经风雨的沧桑,如同覆盖着半空的霜痕。

“猿鹤清音恍在庭”,借猿鹤的清鸣,营造出松林的宁静与幽深,让人仿佛能听到自然的声音。“龙虎白骨坚如石”则以龙虎的形象,象征松树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即使岁月流转,其骨节依然坚固如石。

最后两句“从知能事不易成,画水犹云日踰十”,诗人感慨绘画松树的技艺之难,犹如画水般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日复一日的积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美了松树的自然之美和艺术创作的艰辛。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画松二首(其二)

苍标当入凌烟笔,相去青天不盈尺。

独持劲节冬雪寒,长带恩光朝露湿。

回枝忽变老蛟形,托根不向悬崖石。

按图必求如此材,待搆明堂价增十。

形式: 古风

寿诗

月当秋九属阳数,二九佳辰值初度。

乾龙神变出长淮,五岳生云共环护。

海门跃起雷满天,大鱼长蛟相后先。

晓江浪阔一飞渡,甘雨洒向东南边。

钟山亦有龙蟠势,帝命控临佳丽地。

滔滔江汉作藩维,吴楚诸峰挹苍翠。

武臣拓境持节钺,文士经邦佐功烈。

膝前罗拜岂寻常,颗颗骊珠是明月。

重九节后再逢九,气聚九阳开九有。

老人星现酌北斗,遥对中营献天酒。

曾闻大椿奇论自庄周,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愿公永与椿相侔。

又闻瑶池有桃仙所植,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愿公此桃频得食。

更愿招贤勋业茂,礼乐光华汉唐右。

抚育生民仁泽厚,天长地久南山寿。

形式: 古风

送沈竹泉

吾闻鸿濛之野元气厚,产出异质为苍筤。

千竿活翠湿霄汉,百年老节凌风霜。

腹中空洞含太和,酿成清泉深蕴藏。

朝阳几度鸣凤凰,飞来梢头不得尝。

忽然灵源难自秘,流膏洁白生馨香。

吾意此竹上摩天乳之星芒,吸得甘露万斛凉。

下通体穴钟阴阳,时时挹注琼瑶浆。

帝令昭苏下土民,咽嗽一勺消百殃。

赤龙运水一时下,玉婴仰视朱吻张。

不待铅汞九转功,挽回夭阏成康强。

涤肠洗髓清膏肓,暑不烦渴寒不僵。

神全气爽欲轻举,三十六帝参翱翔。

沈君何为独有慕于此,号为竹泉名姓芳。

平生雅抱君子操,虚心直节成文章。

活人阴功在天下,如水润物源流长。

狄公笼中生意远,昆虫草木丹砂光。

东山相望桐汭旁,清溪碧绕琅玕房。

叩门急传使者至,聘书来自中书堂。

纻袍飘飘佳丽地,戴笠出入兵戎行。

相君英雄少许可,揖而进之坐客床。

扫清内痾与外戕,俱入丹丘不死乡。

辕门昼静尘不扬,相君留饮谈岐黄。

挥笔大写竹泉字,龙凤飞舞势矫昂。

持来宾幕作佳话,独我才拙惭诸郎。

先生不登名利场,丹颜漆发双瞳方。

赤日满路归计忙,慈亲应倚门闾望。

烦君更以竹泉施八荒,跻民寿域如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孙别驾赴池阳

青莲居士之后身,音节连篇古乐府。

便从大雅论正葩,猗那为宗舜皋祖。

两都三国差可数,南朝绮辞徒织组。

隔江玉树夜无声,岩谷风生闻啸虎。

神交直到开元上,光燄摩天出天语。

飘飖云海超八极,金银台閤群仙侣。

忽闻帝遣荧惑星,火斧虹旗镇南土。

来向辕门拜明主,晓日麻衣光楚楚。

幕中慷慨坐谈兵,何况传家有孙武。

紫薇花下月满池,斗酒当筵珠玉吐。

朝政方劳柱史记,王衮正赖贤臣补。

人生会合苦不常,惊见屏星在门户。

醉踏轻舟溯江去,杨柳飞花望牛渚。

两崖烟雾湿天门,九朵芙蓉照秋浦。

秋浦郡县待摩抚,吏者师模民父母。

虽云官至刺史荣,半刺才能当独步。

兵火疮残极哀苦,仁惠存心百废举。

襦裤歌腾欢鼓舞,千里桑麻沐膏雨。

勤敷治道追往古,再见唐虞运当午。

挽河洗甲天宇清,坐听弦歌响邹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