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兄席上咏冰

客醉宜供醒酒冰,水晶盘内露寒棱。

直疑夏月常堆雪,不待秋风始扫蝇。

裁作花纹看顷刻,削成山势笑凭陵。

多君心地清如许,好为人间散郁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以“冰”为主题,描绘了冰的形态与性质,以及诗人对冰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冰比作“醒酒冰”,既形象又贴切,展现了冰在夏日解渴、助人清醒的作用。接着,诗人通过“水晶盘内露寒棱”一句,生动描绘了冰晶莹剔透、寒气逼人的特点,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

“直疑夏月常堆雪,不待秋风始扫蝇”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冰的特性——它能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寒冷,驱赶蚊蝇,暗示了冰的自然属性超越了季节的限制。诗人通过“堆雪”和“扫蝇”的比喻,不仅强调了冰的清凉效果,也表达了冰对于环境的积极影响。

“裁作花纹看顷刻,削成山势笑凭陵”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冰的形态美。冰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如同艺术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同时,冰也可以塑造出山峰般的形状,展现出其独特的力量与美感。这两句诗通过“顷刻”和“凭陵”等词,突出了冰的瞬息万变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最后,“多君心地清如许,好为人间散郁蒸”两句,将主题升华至道德层面。诗人借冰的纯净与清凉,表达了对朋友(沧洲兄)品格的赞美,认为他如同冰一般纯洁无瑕,能够为世间带来清新的气息,消除人们的忧愁与烦恼。这种赞美不仅是对冰的物理特性的颂扬,更是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冰的细腻描绘和巧妙比喻,不仅展现了冰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学理念。

收录诗词(12)

陈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出居庸关

西出雄关路屈盘,风云重接旧征鞍。

山如屏合窥天小,水作虹流入耳寒。

万里女墙连雁塞,百年兵甲洗桑乾。

太平气象无中外,镇朔台高立马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闽滩竹枝词二首(其一)

船如纸薄不经风,三扇低遮箬叶篷。

万丈龙潭千尺浪,也堪愁煞铁梢公。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东]韵

闽滩竹枝词二首(其二)

虎踞龙蟠似此无,风雷怒挟一舟孤。

千堆乱石排刀剑,直作南阳八阵图。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虞]韵

北征凯旋诗六首(其一)

独断行天讨,亲征下诏书。

六师谁敢敌,万里总长驱。

列缺轰雷炮,横参耀隼旟。

钩陈环紫极,肃肃护储胥。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