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济川诸公同游因成长韵

好山如佳人,变态百种好。

阴晴朝暮间,可爱不可道。

时时思一见,如垢久不澡。

我来正清秋,令人豁怀抱。

秋色佳有馀,俗客迹如扫。

佳哉二三友,在席每倾倒。

杖策穷萦回,高绝须一到。

幽寻不厌倦,遇境即穷讨。

阶前千岁松,阅尽众木槁。

庭下百尺井,空传天眼老。

陆子赏遗味,至今泉浩浩。

高僧挂衣去,谁识衣中宝。

九渊深非龙,徒见腓百草。

众泉失蹊径,迸散不可考。

世事每如此,所合辄颠倒。

夜深山色清,更对冰轮皓。

竹柏影参差,水中交荇藻。

回棹舣波心,如在蓬瀛岛。

举觞望青天,醉乡得深造。

兹游须再嗣,万事殊未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十五日一同游览济川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友情之深以及对自然的感悟。首句“好山如佳人,变态百种好”以佳人喻山,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多变与美丽。接着,“阴晴朝暮间,可爱不可道”则表达了山色随时间变化的迷人之处,难以言表其美。

“时时思一见,如垢久不澡”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如同久未沐浴般渴望相见。接下来,“我来正清秋,令人豁怀抱”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和氛围,清秋时节,让人心情开阔。

“秋色佳有馀,俗客迹如扫”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以及游览之地的清净,仿佛扫除了世俗的尘埃。接着,“佳哉二三友,在席每倾倒”赞美了友人的陪伴,使得这次游览更加愉快。

“杖策穷萦回,高绝须一到”描述了游览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向往。“幽寻不厌倦,遇境即穷讨”体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热爱和执着。

“阶前千岁松,阅尽众木槁。庭下百尺井,空传天眼老”通过古老的松树和深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陆子赏遗味,至今泉浩浩”引用典故,赞美了前人的赏识与留下的美好。

“高僧挂衣去,谁识衣中宝”表达了对高僧智慧的敬仰,暗示了精神财富的价值。“九渊深非龙,徒见腓百草”以龙喻人才,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众泉失蹊径,迸散不可考”描绘了泉水的奔流不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世事每如此,所合辄颠倒”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夜深山色清,更对冰轮皓”描绘了夜晚山色的宁静与明亮,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竹柏影参差,水中交荇藻”通过竹柏与水藻的映照,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回棹舣波心,如在蓬瀛岛”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般的体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举觞望青天,醉乡得深造”通过饮酒望天,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兹游须再嗣,万事殊未保”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游览的愿望,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示了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

钱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青山寺

窈窕招提入翠微,碧波千顷照岩扉。

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

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明朝送我扁舟去,字水秋风有几篙。

形式: 押[豪]韵

游青城

短筇穿白云,直上孤峰顶。

下瞰六时崖,前临七折岭。

形式: 五言绝句

陆子泉

塔中老宿空留影,湖上婴儿漫记名。

唯有阶前一泓井,至今不改旧时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