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的作品,题为《喜曾重伯陈伯涛见过用伯涛见赠原韵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人生感慨。"是法无高下,谁分大小乘"体现了佛教中平等无分别的思想,不分教派之高低。"水云天漠漠,身世日腾腾"描绘了开阔的自然景象,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白发愁难却"表达了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无奈,"青山归未曾"则流露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最后两句"聊将松顶月,分作佛前灯"以月光比喻禅心,表达出诗人希望通过禅修来照亮内心的愿望,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