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从灵岳访真源,秀插青冥势自尊。
潭底五龙盘地轴,崖端双鹜划天门。
攀萝欲借金仙掌,散发宜窥玉女盆。
自有芙蓉三尺在,莲花十丈岂须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灵岳,登临华山至青柯坪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偶从灵岳访真源”,以“偶”字透露出一种偶然发现的惊喜,引出对神秘灵岳的探索。接着,“秀插青冥势自尊”一句,以“秀”字形容山峰之秀丽,以“青冥”描绘天空之高远,通过“势自尊”表达山峰的雄伟与独立不群的姿态。
“潭底五龙盘地轴,崖端双鹜划天门”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中潭水比作龙盘踞之地轴,崖顶飞鸟仿佛在划开天门,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动态感。接下来,“攀萝欲借金仙掌,散发宜窥玉女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想要借助藤蔓接近仙境,散发长发窥探玉女盆的神秘。
最后,“自有芙蓉三尺在,莲花十丈岂须论”以“芙蓉”和“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暗示山中自然之美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无限赞叹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华山青柯坪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不详
陈以勤子。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为日讲官历詹事、吏部侍郎,与诸臣请立太子,虽未得允,而三王并封中止。万历二十一年秋,擢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寻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二十三年,言官同时落籍者二十余人,于陛上疏力救。改文渊阁。在直庐常以帝拒谏为忧。卒谥文宪。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益究经世学,尝参与预修世、穆两朝实录,并以副总裁编辑国史。有《万卷楼稿》
望中烟朵气佳哉,疑是三神海上来。
坼峡霾云高士卧,峭峰削壁巨灵开。
银河倒泻晴飞雨,石鼓高悬昼殷雷。
愿结茅亭依玉井,不愁蕊笈閟丹台。
两度仙坪回俗驾,烟霞绝巘兴难忘。
欲凭芒屩青藜杖,更裹黄精白石粮。
掌上芙蓉囊五露,池头沆瀣挹三浆。
还应坐啸中峰顶,手摘明星瞰太荒。
铁索金梯苦未攀,半山台榭亦开颜。
秦城北漠寒烟外,汉阙南山夕照间。
云栈千盘平若荠,龙门一曲细如环。
奇游恨不通仙史,紫气空留百二关。
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
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