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形式: 词牌: 谢池春慢

翻译

高墙环绕重重深院,耳畔不时传来燕啼莺嗽。绣被抵御拂晓的残寒,画阁辉映朝霞的璀灿。朱红的栏杆拥抱水天的空阔,飞舞的柳絮呵,何处才是你的边沿?路上的青草,平整如剪;池中的春水,宽阔渺远。春日迟迟,风也似在偷懒—花枝,把身影投向悠闲的水面。
尘雾的余香轻拂着马的鞍,谢媚卿呵,与你幸会在城南路边。面容,比敷过胭脂还更觉秀艳,微笑,似妩媚的歌声在耳边震颤。色彩入时,着一身薄薄的春衫,面容如玉,鬓发似透明的双蝉。相见恨晚,相爱恨晚,春天呵,离我们越去越远?听,琵琶的旋律似流水潺潺——流呵,流不尽的是相思的幽怨。

注释

谢池春慢:词牌名,慢词,与六十六字令词《谢池春》不同。
双调九十字,仄韵格。
玉仙观:在汴京城南,是当时游人游春的名胜场所。
谢媚卿:北宋名伎。
缭墙重院:高墙缭绕的深宅大院。
朱槛:红淳窗提。
画阁朱槛均指精美的建筑。
径莎平:路上长满了莎草。
尘香拂马:指往玉仙观途中,尘土和着花香扑面而来。

鉴赏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景象,诗人在深深的围墙和重重的院落中偶尔听到燕子的叫声,显得环境宁静而生机勃勃。"啼莺"形容燕子初到时的鸣叫之声。

绣被掩馀寒,画幕明新晓。这两句则描写了室内的情景。绣被是华美的被褥,它温暖而轻柔,用以抵御清晨的微冷。"画幕"指的是装饰着精美图案的屏风,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明亮新鲜的春光。

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这两句中“朱槛”指红色的栏杆,它与天空相接,显得开阔而又高远。"飞絮"是指轻盈飘逸的棉絮,这里形容春日微风中的花絮稀少。

径莎平,池水渺。这两句转向户外景色,“径莎”意指小路上的野草平整而美观,而“池水渺”则描绘了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显得宁静深远。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这两句写的是春日的悠长和安静。阳光透过树木,将花朵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互相辉映,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这两句中“尘香”可能指路边的花草散发出的香气,而“拂马”则是用手轻拂过马背的动作。"逢谢女"即遇见了诗中的女子谢媚卿,地点是在城南的小道上。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这两句对女子的美丽加以描绘,她的肌肤如同施过粉一样光滑细腻,而她的笑容既温柔又不失妩媚。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这两句则形容女子所穿衣服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她佩戴的饰物。"斗色"指的是鲜艳如同星辰之色的衣裳,而“碾玉”则是精细打磨过的玉石制成的小饰物,挂在蝉翼状的配件上。

欢难偶,春过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难以长久、转瞬即逝的感慨。"欢难偶"意指欢乐的时候不易遇到,而“春过了”则是春天已经过去的无奈之情。

琵琶流怨,都是相思调。这两句写的是音乐与思念的情感联结。“琵琶流怨”形容琵琶奏出的旋律如同倾诉着不满和哀怨,而“都是相思调”则表明这些曲子都透露着相思的感情。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塞垣春.寄子山

野树秋声满。对雨壁、风灯乱。

云低翠帐,烟销素被,签动重幔。

甚客怀、先自无消遣。更篱落、秋虫叹。

叹樊川、风流减。旧欢难得重见。

停酒说扬州,平山月、应照棋观。

绿绮为谁弹,空传广陵散。

但光纱短帽,窄袖轻衫,犹记竹西庭院。

老鹤何时去,认琼花一面。

形式: 词牌: 塞垣春

感皇恩.安东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

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千里远,约过从。

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广乐起云中。湖山看画轴,两仙翁。

武林嘉语几时穷。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小重山

万乘靴袍御紫宸。挥毫敷丽藻,尽经纶。

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重占一枝春。

殊观耸簪绅。蓬山仙话重,霈恩新。

暂时趋府冠谈宾。十年外,身是凤池人。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徐铎状元

延寿芸香七世孙。华轩承大对,见经纶。

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

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