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二首(其二)

扬越旧秦兵,苗颁尚禹征。

初惊一使任,那用万人行。

友户凝昏祲,沧波触骇鲸。

越裳无信息,铜柱定将倾。

服岭东南尉,戈船万里程。

江通夜郎道,秋入伏波营。

插羽频封檄,驰轺屡请缨。

介鳞悲物色,猿鹤怅民生。

几日封京观,归时捲旆旌。

休闻七科戍,无用五阳兵。

海国犀牛远,南琛紫贝轻。

平生一长剑,岁暮望欃枪。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南征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南征将士的艰辛与英勇,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首联“扬越旧秦兵,苗颁尚禹征”以历史典故开篇,借古代秦兵和大禹征伐的故事,寓意南征将士的英勇与决心。颔联“初惊一使任,那用万人行”则表达了对单人使命的惊讶与对大规模军队行动的反思,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必要的牺牲。

颈联“友户凝昏祲,沧波触骇鲸”描绘了战争环境的恶劣与危险,友军陷入困境,海上遭遇巨鲸的威胁,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险恶。尾联“几日封京观,归时捲旆旌”表达了对战争结束、胜利归来的期待,以及对京城观战者的描述,预示着战争即将迎来结局。

中间部分“服岭东南尉,戈船万里程。江通夜郎道,秋入伏波营。插羽频封檄,驰轺屡请缨”详细描绘了南征的场景,从将领到士兵,从陆地到海洋,从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秋季,展现了战争的广阔范围和时间跨度。通过频繁的檄文传递和请缨行为,表现了将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尾联“休闻七科戍,无用五阳兵。海国犀牛远,南琛紫贝轻。平生一长剑,岁暮望欃枪”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希望停止无谓的战争,珍惜和平。同时,也体现了对将士们生活条件的关心,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忧虑。最后,诗人以“平生一长剑,岁暮望欃枪”收尾,既是对将士们一生为国征战的赞美,也是对战争终将结束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征将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寄橙与献臣

清霜夜漠漠,佳实晓累累。

鹄鷇攒修干,金华耀夙曦。

狂酲香处析,痏渴味馀衰。

采摘悲凡口,漂零恐后时。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遗。

惆怅生南国,烦君品藻词。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酬临濮刘推官

治民非己长,那得士心降。

为问来鸣凤,何如止吠厖。

壶餐惭鼎食,铅割谢矛鏦。

辩士更持节,佳兵正上泷。

薄田桑十亩,小市酿千缸。

自喜庭无讼,宁论智少双。

陪京开左辅,振铎服中邦。

禁脔分留印,天枝涖建幢。

孤生老将至,壹意信犹矼。

赖倚弦歌化,馀风勉政庞。

形式: 排律 押[江]韵

送贾士彦延平知光化县

名家千里驹,富学五车书。

柱史文无害,弦歌智有馀。

素风存翰墨,阴德在门闾。

江汉子男邑,谷城桑柘墟。

曾为都尉治,今亦万家居。

安稳飞凫舄,新鲜缩项鱼。

绣衣夸里父,寿酒荐亲舆。

不作期年别,看君就诏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高丽使

绝域求通使,皇华益藉才。

男儿万里志,笑语片帆开。

积卤生阴火,奔涛起昼雷。

曝鳞成岛屿,吐气误楼台。

城邑东迎日,居人学用杯。

诗书自天性,冠带及家陪。

岁月如勤止,登临亦壮哉。

威声逾肃慎,仙事指蓬莱。

鹏向南溟近,槎常八月来。

言瞻析津次,遥见二星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