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观承所作的《大父遣赴奉天(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先人的深深哀思和离别之痛。首句“痛哭辞先灵”直接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孤榇悬野戍"描绘出送葬场景的凄凉,显示出孤独与哀伤。接下来的诗句“从此万里天,瞻云空陟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遥想,想象着与亲人天各一方,只能仰望云天寄托思念。
“来日拜庭前,音容杳孺慕”回忆起过去的团聚时光,对亲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怀念。诗人许下愿望,“何时封树安,终身守陇墓”,希望能早日为先人找到安息之地,自己也将终生守在墓旁,表达出对孝道的坚守。
“寂寂龙眠山,悠悠开塞路”以景寓情,龙眠山的寂静和边塞路的漫长,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旅途的艰辛。最后两句“春草枯中肠,悲风鸣碛树”则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春草枯萎如同诗人的心肠,悲风吹过荒漠,触动了诗人最深处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先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