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这首诗通过一个农夫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农夫只合老山林",表现出农夫对于自然界的归属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辜负时卿一寸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和承诺的遗憾。
中间两句"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写出了农夫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奈与超脱。这里的"手板"可能指的是农作工具,而"覆斜衾"则是死亡后所需的衣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和死亡的看法,认为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再需要那些曾经珍视的东西。
然后"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表现出诗人对于他人的评价持平常心态,同时对待来访的宾客仍旧保持着热情款待,这也体现了农夫纯朴无华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回首暮云天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则是诗人在回顾往昔时,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的怀念。"伯牙琴"出自古代琴师伯牙,他的琴音能够感动天地,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已经逝去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法复返美好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以农夫的口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于老年、死亡和过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不详
芙蓉红晚对高轩,何日论文共一尊。
祇作古诗十九首,不消柱史五千言。
一声南雁霜华重,连夜西风木叶翻。
自叹须眉今白尽,复愁友道更昏昏。
春事年年兴不穷,野塘冰泮雪初融。
烧痕彷佛草萌绿,树影扶疏梅萼红。
莫恨一生今老大,还知万事本虚空。
饥餐渴饮存吾道,尺雪今年贺岁丰。
亭前诗板有人临,公去知谁续好吟。
忽有名人留七字,竞传高价值千金。
曾扶诸老开皇极,终使微身坠众阴。
两岫至今愁不展,此言应当老师心。
行过晴溪乌桕弯,清漪犹自照苍颜。
□□□□□□□,举酒欣然得绿鬟。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
老夫自觉无多事,且喜宾朋时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