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篆烟销夜已阑,砚池冰结漏声寒。
梅花悬影书窗上,应待诗人带月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晚画面。"香篆烟销夜已阑",篆香燃烧殆尽,暗示着夜深人静,时间已晚。"砚池冰结漏声寒",砚水结冰,滴漏的声音显得格外凄清,透露出冬夜的寒冷。"梅花悬影书窗上",窗边的梅花倒映在纸上,孤影摇曳,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也寓含了诗人期待的意境。最后,"应待诗人带月看",诗人想象自己会在月光下欣赏这梅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读书的场景,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理想追求,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怀。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一池清浸藕花月,午夜凉生菰叶风。
风月无边诗兴动,品题收拾锦囊中。
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杀画师。
汉主深恩如可报,安身死虏亦无辞。
一函香骨埋沙漠,魂魄多应绕汉庭。
惟有春风知此恨,年年吹拂草痕青。
君王拥袖倚娇容,指法相同曲亦同。
料想马嵬千古恨,当年已寓笛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