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方槐庭山人二首(其一)

半生书剑孤心老,万里山川两眼醒。

空向西陵问佳气,舜田禹穴草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半生致力于读书习武,内心孤独地老去。
穿越万水千山,眼中却始终清醒。

注释

半生:一生中的一半时间。
书剑:读书和习武。
孤心:孤独的心。
老:衰老。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山川:山河。
两眼醒:双眼清晰。
西陵:古代陵墓,此处可能指历史遗迹或象征死亡。
问佳气:询问吉祥的气息,可能指寻找好运或国家兴盛的迹象。
舜田禹穴:舜和禹的遗迹,古代贤君的象征。
草青青:草木茂盛,象征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别方槐庭山人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个人半生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壮志未酬和旅途孤独的感慨。"半生书剑孤心老",描绘了诗人一生致力于读书习武,但内心却感到孤独,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老去;"万里山川两眼醒",则强调了诗人游历过广大的山水,眼界开阔,但内心却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冷酷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空向西陵问佳气"一句,诗人将视线投向历史遗迹——西陵,试图从古代的繁荣景象中寻找一丝希望或安慰,然而"佳气"已不再,只剩下一片青青的草色,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最后,"舜田禹穴草青青"借用了古代贤君的典故,暗示了世事如梦,只有自然永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经历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吴中会故人

一声新雁荻花秋,片月吴松共客舟。

却忆去年今夜月,思君独上越山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苏小小墓

歌扇风流忆旧家,一丘落月几啼鸦。

芳魂不肯为黄土,犹幻燕支半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侍应平坡侍郎郊行口占二首(其二)

试耕黄犊健,入社白鸥真。

柳外呼舟去,水风吹葛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侍应平坡侍郎郊行口占二首(其一)

春霖卷流芳,霁旭浮远野。

白首贞元人,相期古松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