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楼感事二首(其一)

残日西楼映粉红,画眉吹蹙柳条风。

重来攀折人何处,肠断千丝一笛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画面,夕阳余晖洒在西楼之上,染上了一片粉红色的温柔。诗人的眼中,连柳条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画眉鸟的轻啼在耳边回荡。诗人回忆起过去曾在此处与某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重游旧地,却只见空楼,不禁追问那个人如今身在何方。心中的愁绪化作千缕思绪,唯有那一曲笛声,凄婉地传达出无尽的怀念和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人事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柳丝楼感事二首(其二)

一年春事赏心同,千里湘皋曲未终。

别恨乍随帆影去,柳条眉晕半丝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关南上桥寺候黄观察善卿殡不至漫占催装诗奉呈挽唱诸君子

薤露将晞早食前,如何报说五更天。

因风寄与鸡鸣枕,则为长眠废短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丰城陆郡博廉州

雷阳曾此伫征槎,岁月邮前溪路斜。

尚有湖头双雁至,数程犹未到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花朝

百花风雨泪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