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行

南岸北岸声咿哑,东邻西邻踏水车。

车轮风生雷转轴,平地雪寒生浪花。

借问老农何太苦,低头欲语还咨嗟。

前月有雨田未耘,非其种者纷如麻。

县吏捉人应差役,令严岂得营私家。

况当今月滴雨无,陂塘之水争喧哗。

虽如抱瓮沃焦釜,蹄涔岂足供泥沙。

语罢踏车车转急,田水何如汗流湿。

老妻贷谷犹未归,力疾无奈吞声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踏车行》描绘了农村劳动者艰辛劳作的情景。首句“南岸北岸声咿哑,东邻西邻踏水车”以生动的音响效果,展示了村民们在田间灌溉时忙碌的身影,水车转动的声音回荡在村庄四周。接着,“车轮风生雷转轴,平地雪寒生浪花”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水车在疾风中转动,如同雷鸣般震撼,激起的水花仿佛冬日里的浪花。

诗中通过“借问老农何太苦”一句,表达了对农夫辛勤劳作的同情,他们尽管低头欲言,却又满腹哀叹。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农民的困境,田地未耕,杂草丛生,官府催逼差役,无法顾及自家田地。即便天不下雨,他们仍需依赖有限的水源,犹如“抱瓮沃焦釜”,暗示资源匮乏。

最后,诗人描绘了农夫们疲惫不堪,妻子借贷粮食未归,只能强忍痛苦,无声哭泣的场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雨行

五日不雨中禾焦,十日不雨晚禾死。

农夫田父心烦劳,桔槔搰搰徒为尔。

俄然云起从西北,一片飞来头上黑。

六丁雷斧开天关,不尽天瓢泻甘泽。

沛如万顷之银潢,疾如江汉流汤汤。

怒如龙物腾变化,飒如白帝行秋光。

在坑满坑谷满谷,此雨何殊雨珠玉。

瓯窭汗耶无复分,但见芄芄稻花熟。

东家老翁赊酒劝,西家女儿卖钗钏。

青黄未接浑未忧,屈指丰年眼中见。

我歌不独如元丰,我歌直与康衢同。

此身愿作饭牛翁,耕田凿井尧无功,呜呼耕田凿井尧无功。

形式: 古风

农家谣

高田低田禾尽熟,农家农家生意足。

腰镰在手如割鲜,玉粒如山塞茅屋。

亲戚邻舍欢乐同,酒酣社鼓歌老翁。

阿孙将米换鱼肉,老妪髻插山花红。

时和乃由天子圣,元丰之歌敢同盛。

嗟嗟鼠窃沧海边,胡不卖刀买犊来归田。

形式: 古风

诞日醉吟

先生今年五十一,两鬓虽斑眼如漆。

挑灯终夜何曾眠,细字蝇头看书帙。

既不能握简,起草趋明光。

又不能搴旗,斩将赴敌场。

布衣十载困江海,空有峥嵘磊落惊世之文章。

近来结屋翠峰下,白云绕屋看如画。

王侯卿相不到门,自与农夫作邻舍。

蚁浮缸面新酒浑,清晨上寿谁称尊。

阿儿拜前女拜后,此乐欣欣难具论。

盘餐照眼复何有,出瓮黄齑间青韭。

山田放豚初告腯,泼刺鲜鱼贯霜柳。

须臾剥剥啄啄叩门急,携肴载酒来诸生。

陶然洗盏复更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有铿锵涧水和此飕飕万壑松风声。

松风为我清,松月为我明。

眼花耳热不知夜,但知百川一吸如长鲸。

我醉欲眠卿且去,谪仙未得其中趣。

玉山虽倒嗔人扶,染笔从容赋长句。

我不愿二十四考书中书,我不愿千二百岁崆峒居。

但愿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醉吟欢有馀。

形式: 古风

秋宵七恨(其三)月

嫦娥窃药奔蟾窟,老兔千年捣何物。

玉镜初从海上来,冰轮又向云间没。

借问胡为有圆缺,不与愁人照离别,吁嗟恨尔之秋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