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

东风入树吹流莺,晓窗睡熟花冥冥。

美人窗间动晓思,莺声枕上提春情。

座中日出花满城,城南春深杨柳青。

王孙不归消息断,深闺无人春草生。

草生犹有时,王孙何日归。

斜阳照流水,万里长相思。

东园三月花烂开,西园胡蝶双飞来。

明年蝶去春无主,闭门花落愁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诗人李坦之的《春日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东风入树吹流莺”,以春风拂过树梢,带来莺鸟的欢鸣,开篇即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晓窗睡熟花冥冥”一句,通过晨曦中的静谧与花影的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清晨,感受着自然的呼吸。

“美人窗间动晓思,莺声枕上提春情”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春景之中,美人因窗外的春色而思绪万千,莺啼唤醒了心中的春意,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情感的细腻变化。

“座中日出花满城,城南春深杨柳青”描绘了春日的繁华与生机,阳光普照,花开满城,城南的杨柳在春深时节呈现出一片翠绿,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王孙不归消息断,深闺无人春草生”两句,情感转向深沉,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王孙未归,消息断绝,深闺中的女子只能独自面对春草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孤独。

“草生犹有时,王孙何日归”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即使春草终会枯萎,但对王孙归来的期盼却始终不减。

“斜阳照流水,万里长相思”则将思念之情推向更广阔的时空,斜阳映照在流动的水面上,仿佛是诗人内心无尽的思念,跨越了万里的距离。

最后,“东园三月花烂开,西园胡蝶双飞来”描绘了春日的热闹与和谐,东园的花朵烂漫开放,西园的蝴蝶成双成对,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明年蝶去春无主,闭门花落愁如雨”则预示着季节的轮回与生命的短暂,蝴蝶离去后,春天似乎失去了主人,闭门独处时,花落的声音如同绵绵细雨,充满了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

李坦之(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衣篇

长城万里飞风沙,弓马夜惊雪作花。

龙泉吐光射天地,是妾掩镜夫辞家。

此时惜别方壮年,壮年花发园中烟。

征鸿无书日苦短,牛女夜夜银河边。

万瓦欲霜枫似绮,亲送寒衣数千里。

匣鸾鹤影凤孤飞,山过望夫道湘水。

湘水无情漾白波,望夫山石浮青螺。

长途行处意惨怆,谁家娇女终夜歌。

卫霍功高犹黩武,善马未归羝羊乳。

关河回首路迢遥,愁云西山水南浦。

夕阳孤馆停征轺,一身百虑双涕交。

中宵无人语声绝,风吹烛短山月高。

形式: 古风

远游篇

仙人手把金芙蓉,邀我上陟莲花峰。

两眼注入沧溟中,浮云遮断扶桑宫。

白日西飞恐成晚,驾天五色横长虹。

凤凰仪羽备珍彩,欲集不集无梧桐。

冥冥杳杳脱罗网,亦有数点南飞鸿。

怒鲸崔嵬鼓鳞鬣,浪中琐屑多沙虫。

从今唤起人中龙,披虎豹,谒九重。舞干羽,息武功。

泰和世上皆春风,是时勒石留鼎钟。

左招黄绮右赤松,长歌归去来山中。

长歌归去来山中。

形式: 古风

春日行

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墓,茧纸兰亭亦飞去。

形式: 古风

田间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