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四)

我行剡中路,茆店连溪桥。

驴弱我亦饥,解鞍雨萧萧。

投床得小憩,炊黍烹药苗。

举手谢主人,去路盘山腰。

沃洲在何许,秋叶红未凋。

游僧不可逢,聊须问归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我行走于剡中的道路,茅草小店接连着溪边小桥。
驴儿疲惫我也饥饿,解下马鞍只见雨潇潇落下。
投宿床铺稍作休息,煮些小米粥再摘些草药来煎。
向主人挥手告别,前行之路蜿蜒在山腰间。
沃洲在哪里呢?秋天的叶子是否还未凋零。
想遇见游僧却未能如愿,只好向砍柴归来的农夫询问方向。

注释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剡中路:剡中的道路。
茆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店。
溪桥:溪边的小桥。
驴弱:驴子疲弱。
饥:饥饿。
解鞍:卸下马鞍。
雨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投床:投宿到床上。
小憩:短暂休息。
炊黍:煮小米粥。
烹药苗:煎草药。
谢主人:向主人道别。
去路:前行的道路。
沃洲:地名,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之地。
何许:何处。
秋叶红未凋:秋天的树叶还没有变红或凋落。
游僧:云游的僧人。
逢:遇见。
归樵:砍柴归来的农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秋季游历剡中时的情景。他沿着溪流边的小路行走,茅草小店与溪桥相连,显示出旅途中的简朴与自然。诗人描述自己骑着疲惫的驴子,又因饥饿而感到虚弱,此时下起雨来,他只好解鞍暂歇。在小店里,他得以躺下休息,煮些小米和药草充饥。临别之际,他向主人致谢,然后继续上路,山路蜿蜒在眼前。

诗中提到沃洲,暗示了诗人对山水名胜的向往,他询问沃洲的具体位置,想知道那里的秋叶是否还如以往般红艳。然而,他未能遇见游僧,只能向砍柴归来的樵夫打听路径。整首诗通过“野店山桥”、“马蹄”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对自然景色的留恋,以及对未知目的地的好奇和期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五)

怕事真驽痾,老作入都梦。

头颅今何似,尚复堪自送。

联裾预登瀛,策马从上雍。

年衰当亟去,恩大容力控。

虽言解朝籍,尚予侍祠俸。

明年即八十,日月难把弄。

著书则已矣,努力谋社瓮。

形式: 古风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二)

我昔西游边,万里持一剑。

风餐不自恤,露宿未尝厌。

栈危馀汉烧,山断有秦堑。

敢誇胡羊美,但怀巴酒酽。

回首四十年,远游每关念。

秋风跨蹇驴,尚喜道傍店。

形式: 古风 押[艳]韵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六)

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

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

向来已归休,毕志向林下。

块然一愚公,初不系用舍。

国恩定难报,衰涕时一洒。

人本不胜天,岂复论众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其七)

驴病比已损,秋风轻四蹄。

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

青嶂环孤村,绿波溢横堤。

吾行本无定,所至穷攀跻。

细推亦何乐,正类好锻嵇。

自今当务本,春芜饱锄犁。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