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古时》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对古代盛世景象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古时明月碧霄间”以明月高悬于碧蓝的夜空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深远感和宁静之美。接着,“曾照鸾舆幸蜀还”,通过“鸾舆”这一古代帝王出行的象征,暗示了古代帝王巡游的辉煌时刻,而“幸蜀还”则可能暗指某位帝王在蜀地的行踪,增添了故事性与历史感。
“御座乍空三殿远,朝仪暂歇六更闲”两句,通过“御座乍空”和“朝仪暂歇”的描述,展现了权力更迭后宫廷的冷清与沉寂,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三殿远”和“六更闲”不仅描绘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悠长,也隐含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马屯腥雾彤墀坏,莺哭冤春玉户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衰败之感。马匹聚集在腐败的雾气中,宫殿的红阶(彤墀)已经破败不堪;黄莺仿佛在为春天的冤屈哭泣,玉门紧闭,暗示着政治的不公与社会的压抑。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悲凉。
最后,“苦是年年归旧燕,绕檐偷语问龙颜”以燕子每年回归旧巢,绕着屋檐窃窃私语,似乎在询问昔日帝王的情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燕子的举动既具象又抽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类历史循环往复的隐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景象的追忆与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权力更替、社会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