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下赠吴山人闻官军与倭战不利

慷慨燕市歌,萧萧易水风。

至今多感激,常摧壮士衷。

邺中逢吾子,正值风尘里。

剑歌为尔开,一语肝胆是。

西北戎马喧,东南海水翻。

尔我俱草莽,谁能期报恩。

白马河上驰,翩翩欲何为。

三军气已死,主将无复知。

君有鲁连箭,赤羽不肯见。

请为约矢书,一解聊城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邺下赠吴山人闻官军与倭战不利》由明代诗人卢楠所作,通过慷慨激昂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

首句“慷慨燕市歌,萧萧易水风”,以燕市和易水这两个历史地点的典故,营造出一种豪迈悲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英雄们在战场上慷慨激昂的歌声,感受到易水边萧瑟的秋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将充满悲壮与牺牲。

接着,“至今多感激,常摧壮士衷”两句,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深深敬意与同情,即使在和平年代,人们仍能感同身受于战场上的壮士之痛,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英雄的形象更加高大。

“邺中逢吾子,正值风尘里。剑歌为尔开,一语肝胆是。”诗人与友人在乱世中相遇,以剑歌为友,以诚挚的话语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展现了友情在动荡岁月中的珍贵与坚韧。

“西北戎马喧,东南海水翻。尔我俱草莽,谁能期报恩。”描述了当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与友人都如同草芥一般,面对国家的危难,却无力回天,只能默默承受,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白马河上驰,翩翩欲何为。三军气已死,主将无复知。”诗人想象自己在白马河畔策马疾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暗示了战争的无望与混乱。而“君有鲁连箭,赤羽不肯见。请为约矢书,一解聊城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智勇双全的鲁仲连(鲁连箭)之力,通过书信调停,解决战事,显示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智谋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语言激昂,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07)

卢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东原还苏门

少年负意气,客游长千里。

八月秋风高,扬帆下江水。

江水复悠悠,送君临清州。

临清花月好,锦障带珠楼。

谁家妖冶女,弹筝日歌舞。

忘却湖南商,无复相思苦。

相思能几时,还家定有期。

庭前芳桂树,攀取最长枝。

邻儿问野叟,椎牛劝美酒。

夜深起相视,君须近长否。

辗转东原游,思君不可求。

魂梦一见之,多在石湖头。

形式: 古风

重寄内二首(其一)

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

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

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

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

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

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

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

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

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

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重寄内二首(其二)

天运无停机,阴阳多反复。

起家藉儒术,愿汝伫金室。

讵云罹罗网,鸾凤各离群。

鹿门邈难嗣,举案徒空闻。

罗帐歇春风,玉砌生芳草。

睹此伤朱颜,谁云未成老。

重关不相见,无柰别离心。

精神非间隔,何啻结重衾。

作书谢美人,泪湿瑶华字。

青鸟一致之,为予问憔悴。

形式: 古风

奉答杨六坡推府隐居见赠

我昔住青都,玉楼扬紫氛。

灵妃散天花,把弄坐层云。

肌肤莹莹婉冰雪,孤啸常随鸾凤群。

阊阖长辞九万里,帝乐仙音那可闻。

失意山中寻瑶草,白云引入天台道。

桃花流水非人间,碧碗彫胡待终老。

遥望匡庐歊九天,屏风九叠石磴旋。

香炉返照赤霞晚,双剑回空白日县。

云霾四塞龙虎睡,嵯峨一径猿猱前。

陶公鍊液呵赤电,李重还车蹑紫烟。

长揖谢世恣同往,绿发方瞳列上仙。

青溪卧听松风歇,起向山中弄明月。

独立苍茫望九州,漠漠黄尘毁金骨。

闻君献赋长杨宫,飞章络绎四海雄。

光辉灿烂动明主,天书降问恩隆崇。

风尘侘傺解圭组,归去沧浪作钓翁。

结庐小傍浮丘麓,幽洞巉岩苍翠簇。

清风台倚金露寒,白石桥连水清洑。

当阶竹引凤凰毛,背户青松走麋鹿。

婉如匡庐落我前,便欲因之借休沐。

夫子值此格气豪,秋来兴与南山高。

寄我五花云锦字,读之飘然若云翱。

自惭才非卢照邻,敢与杨炯为伍曹。

杨卢千载各一时,异代风流如有期。

为君倒囊弹素琴,清商缭绕阳春辞。

歌罢拂衣五陵去,明月青山湘水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