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

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

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

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除夕》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开篇即以“壮心”与“咄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紧迫感。这里,“壮心”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咄咄”则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挑战,使得原本炽热的心渐渐冷却,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

颔联“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的生活态度转变。在过去的百日里,诗人可能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自我约束或精神净化(如断绝肉食等),而在新的一年,他打算更加轻松地生活,仅以三杯酒作为庆祝的方式。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调整,从严格的自我约束转向了更加随性、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颈联“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乐观态度。他不担心时间的流逝,反而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喜悦。这种对时间的豁达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也能从中找到希望与美好。

尾联“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借梅花的早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朋友间的约定。诗人期待着与老友相聚,共同享受新年的欢乐,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出都门答伯美见慰

劳君为我费嗟吁,不道逢时我自迂。

每爱偷閒销岁月,兼因多病惜身躯。

莫教枉却文章祟,只合偿他车马逋。

生计渐贫亲渐老,行藏欲决更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东阿道中

腾腾兀兀逐尘行,忽似春山为解酲。

高下故随人意绕,逶迤偏觉马蹄轻。

谁教柳色毵毵映,不分梨花处处生。

爱杀谷城山下路,风光况复是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湖答家兄茂初见寄

辞家正是蔷薇时,又见薰风菡萏池。

惯别自轻千里道,爱游偏与五湖期。

绿匀堤树朝烟歇,紫入山楼莫塔垂。

可惜西湖好诗料,弟酬兄唱各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丰干得孟阳广陵归讯兼闻淑士从白下奉使南还率尔有作

维扬归客尺书来,白下仙郎千骑回。

欲话吹箫明月夜,还思落木雨花台。

新诗点捡尊前出,秘简从容烛下开。

残腊过君能几日,关山留滞使人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