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

垄上归来跨牸行,扬鞭遥指暮云生。

明朝共把春犁去,闻道君王欲省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牧童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展现了农耕生活的一角。首句“垄上归来跨牸行”,描绘了牧童劳作后归来的场景,他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充满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接着,“扬鞭遥指暮云生”一句,通过牧童的动作和对远方暮云的指向,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广阔,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明朝共把春犁去”则预示着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牧童将与他人一起开始春耕,播种希望。最后一句“闻道君王欲省耕”,虽是虚笔,却巧妙地将个人的劳作与更广阔的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君王体恤民情、重视农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日常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深情赞美。

收录诗词(5)

王锡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织锦机

绿纱窗下响咿哑,知是秦川第几家。

五色染成长命缕,双头挽就合欢花。

只愁转轴劳筋力,莫谩投梭损齿牙。

不似绣床閒坐倦,自将辛苦作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剪刀

巧制工夫百鍊钢,持来闺阁共行藏。

双环对展鱼肠快,两股齐开燕尾张。

针线有功凭制造,绮罗无价任裁量。

随机镂出新花样,长在佳人玉指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吴门归入惠山寺

胜游不惜屡,馀兴尚淋漓。

竹路青相借,花宫翠乱披。

酒阑留月住,曲半受风吹。

为问梁溪夜,何如吴苑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晚过新兴寺

晚过新兴寺,扶藜野步轻。

鸟啼春雨足,花落午风晴。

僧室连云住,山阿带雾行。

武陵归路近,已听涧松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