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
村野小童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间的鸟儿欢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静、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游赏忘返。

注释

芰:菱角。
两角的是菱,四角的为芰。
云:助词,无实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凉的山水田园图。开篇“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写出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寻找一处清凉之地,那就是水亭。而“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则展示了水边景色与自然之美,涧溪的倒映中可以看到挺拔的松竹,而潭水之中则弥漫着芰荷的清香。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乡间孩童似乎因为饮酒而有些醉意,他们或许正在随意地跳起舞来,而四周的山鸟仿佛也在为他们伴唱,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无比生动和自然。

最后,“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黄昏,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所谓“幽赏”,指的是在深山中欣赏自然之美,而“烟光”则是晚霞与薄雾交织而成的景象,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份难得的享受怎能在短暂的黄昏时分中尽情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橤四时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宴张别驾新斋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宴荣二山池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晓入南山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

鲲飞今始见,鸟堕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