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武安(其三)

尔生才四岁,风骨最堪怜。

已解摊诗卷,还能弄简编。

提携从我后,出入在人前。

命也真如此,朝朝诉彼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哭子武安(其三)》中的一节,以哀悼其子的去世为主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句“尔生才四岁”,简洁地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接着,“风骨最堪怜”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孩子视为具有独特气质和风度的生命体,流露出对孩子的喜爱与怜惜之情。

“已解摊诗卷,还能弄简编”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即便是小小年纪,也能拿起书本,翻阅学习,表现出了聪明伶俐的一面。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可爱与智慧,也寄托了父母对其未来的无限期望。

“提携从我后,出入在人前”则描绘了孩子与父母相伴的生活场景,无论是日常的行走还是外出,孩子都紧随其后,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亲密无间的画面,既温馨又令人感伤,因为这样的场景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最后,“命也真如此,朝朝诉彼天”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哀叹。短短四岁的人生,却遭遇了离世的命运,让人心生感慨。诗人通过这句,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深深忧虑与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一个四岁孩童生活的简单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思,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邵处士

客有邵平者,风流自可人。

江湖曾浪迹,泉石旧为邻。

月暗梅窗夜,烟寒墓草春。

南湖歌楚些,闻者欲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武安同福安柩归西江

弟兄幸同返,相送在东城。

不尽生前意,难胜死后情。

天涯归柩远,万里一舟轻。

回首金台上,吞声泪若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内阁独坐有感偶成(其一)

人事祇如此,蹉跎又一年。

虚名徒窃禄,白首未归田。

秉笔惭周史,临文愧马迁。

太宗遗业在,抚卷重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内阁独坐有感偶成(其二)

东阁寒初入,垂帘坐夕曛。

乾坤双鬓老,笔砚半生勤。

落叶飘城雪,哀鸿度塞云。

衰迟徒感遇,忝窃愧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