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中秋水竞发,田庐既漂没。

重九复阴雨,沉沉竟旬日。

不畏水没田,不畏水没场。

泛艇腰霜镰,悬稻迎秋阳。

飞飞鸟鹊乐,衔得穗上谷。

非复穗上谷,但疑秧簇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中秋与重九时节,面对水灾后的田间劳作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首句“中秋水竞发”,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和背景——中秋时节,雨水泛滥,农田被淹。接着,“田庐既漂没”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洪水对农舍和农田的破坏,暗示了农民们所面临的困境。

“重九复阴雨,沉沉竟旬日。”描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情况更加恶化,持续了整整十天。然而,尽管面临如此艰难的环境,农民们并未退缩。

“不畏水没田,不畏水没场。”表达了农民们面对灾难时的勇敢与决心,他们不惧怕洪水淹没田地和谷场,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泛艇腰霜镰,悬稻迎秋阳。”描绘了农民们在水灾之后,利用小船搬运工具,腰间挂着霜冻的镰刀,准备收割稻谷。即使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们依然满怀希望,期待着秋阳的到来,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飞飞鸟鹊乐,衔得穗上谷。”通过描写鸟儿在稻田中欢快地飞翔,衔起稻穗上的谷粒,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最后,“非复穗上谷,但疑秧簇簇。”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虽然稻谷已经成熟,但农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这些作物,防止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受损。这里也隐含了对农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即使在困难面前,他们仍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一切挑战,迎来丰收的季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坚韧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美玉

美玉有藏沽,于玉何成亏。

天道本恶盈,炫能祸乃随。

谦谦古君子,自牧惟自卑。

求知乃深耻,此意毋相违。

形式: 古风

咏史

士仕犹农耕,林泉岂所安。

巢由本不才,贤圣非徒然。

孔孟不苟进,于世何拳拳。

出处各有时,道在何却前。

进为阿阁凤,退为幽谷兰。

形式: 古风

咏钱

鲁连轻千金,高蹈东海边。

孔祐隐四明,瓦视山谷钱。

人各有其志,志在情不迁。

轻装有馀煖,布衣亦禦寒。

何曾日费万,亦只供一餐。

我欲叩天关,乞取钱如山。

散作天上星,广落天地间。

邓通失铜山,饿死人不怜。

当其炙手时,睥睨豪与贤。

陋巷金石声,焉如一囊钱。

世人供淫靡,不惜金掷千。

煌煌义所在,半菽情亦牵。

岂知淡荡人,拂衣自高眠。

形式: 古风

读常熟县志周孝子传

祷疾秋雪飞,黜妇同蒸梨。

孝子先母殁,殁时犹布衣。

民间有疾疫,灵爽常为医。

驱虎民不伤,驱蝗民不饥。

卓哉千载下,灵风常满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