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四)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稀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须弥山容纳芥子之事令人惊讶,千年历史也可在一日中衡量。
人世间相遇都如梦境,自古以来哪里有真正的功成名就。
文书工作让我模糊了界限,你我一同踏上云水壮游之路。
我愿与这座山共享永恒,无需为此感到惆怅或牵挂情感。

注释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聊堪:姑且可以。
簿书:官府文书,指繁重的公务。
云水: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常指僧侣生涯。
不朽:永存,不朽的。
惆怅:忧郁,伤感。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以须弥山容纳芥子的宏大与微小相对比,感叹世事变化之大,千年历史犹如一日。"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诗人认为人与人的相遇如同梦境,而真正的功名利禄难以持久追寻。

接下来,诗人表示愿意从繁忙的公事中解脱出来,"簿书听我依稀了",并期待与朋友一同云游山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云水陪君浩荡行",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结尾两句"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诗人表达出与山共存的志向,不愿因世俗情感而惆怅,体现出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寓哲理于抒怀之中,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三)

二人射策几人惊,要与三苏共入评。

先圣子孙多异禀,累朝图牒有高名。

书传科斗犹须定,钓拂珊瑚未可行。

子墨文章豪气在,登临怀古一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二)

赋成庚子尚魂惊,往事如风未暇评。

长乐钟前偶相对,凌烟图上等浮名。

登车岂是君无意,襆被何妨我自行。

更许心亲遗貌敬,老来尤见旧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其一)

儿童豪气自堪惊,未入乡人月旦评。

叔向亦闻呼使上,子将一见便知名。

平生兰省追高步,老去秦川共此行。

赖有蒲城桑落酒,高楼条华慰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复用前韵寄题慎思豪塘居

玉泉飞落白霞峰,散入山田亩十钟。

邓子结庐真世外,陶公脱屣更谁逢。

莺啼春竹风烟近,龙起秋堂雨雹从。

谁使山人空蕙帐,蓬莱金殿兴方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